第02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

深刻把握新时代的教育家精神

严从根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严从根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 张 悦

新时代的教育家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发展,是在回应扎实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时代呼唤,是促进我国教师队伍发展和实现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指南。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特别需要系统把握和全方位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与国家兴盛紧密相连的深刻体现。其中,“心有大我”代表着教育者超越个人利益的高尚追求,寓意他们心怀天下,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懈努力。“至诚报国”则体现了教育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心,他们以赤诚之心致力于国家的未来和人才的培养。这一理念不仅促使教育者进一步掌握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这种以大我利益为先的思维方式和教育实践,对培养具备国家责任意识的新一代青年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在教育家精神中,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占据了重要地位。“言为士则”意味着教育者的言辞不仅要传达信息,还承载着价值内涵。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言辞上应当具备深度与温度,既要传递丰富的知识,也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行为世范”则强调了行动在道德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教育者的行为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还会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潜在影响。教育者要通过言教与身教的相辅相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育出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新一代。

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真正的教育更着重于启发心智,既是知识的丰盈盛宴、灵魂的深处觉醒,更是文化智慧的传承和发展。“启智”强调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润心”则强调教育在培养学生情感和道德方面的作用。在多元复杂的现实环境中,教育应当能激发学生的智慧并滋养他们的心灵。而“因材施教”体现了对每个学生独特性的尊重和理解,教育者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发掘其潜力和多样性。在继承教育家精神和适应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将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实践相结合,打造一个更加完善且具有特色的教育体系。

四、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信息化时代,知识更迭日新月异。“勤学笃行、求是创新”已成为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勤学”体现在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和对学术的深深敬畏之中,“笃行”则关乎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教育者被赋予了发展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扩展学术领域的使命,要不断追求专业成长和个人发展。而“求是创新”则提倡坚守真理与追求真实,要勇于在未知领域进行创新性探索。教育者应当深耕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秉承实事求是、创新前行的原则,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五、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教与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与责任的深度融合。“乐教”反映了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认同与对知识探索的热忱。“爱生”展现了对学生的关注,即每个学生都应当被视为独特的存在,值得被关爱。而“甘于奉献”则展现了教育者仁爱无私的品质,这不单是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也是对未来世代和人类命运的关心。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彰显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不单是传递知识,更关于人格塑造,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社会责任。

六、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礼记》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教诲,不仅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更昭示了一种深远的教育理念。“胸怀天下”需要教育者不仅关注国内教育的发展,更要站在宏大的空间中,拓展国际视野,关心世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而“以文化人”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本土文化的坚守与自信尤为关键。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不仅是对教育者专业能力的要求,更是对其道德情怀与文化责任的强调。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