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

给数字时代一个热情的拥抱


□池沙洲

从第一届的主题“以学生发展为本”,到今年第十七届的主题“数字化变革:面向未来的教育图景”,每一届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变化的不仅仅是话题和年份数字,最真实、最强烈却最难以被觉察的其实是——时代巨变。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脑机接口、智慧校园、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纵使论坛初创者们在10多年前耗尽脑力,也想象不出如此繁盛的数字应用图景。

当今现实带给我们的科幻感,是基于人类对历史的把握。

在本届嘉宾校长身后的那些学校,有成立时间不长的新校,有在当地首屈一指的名校,更有几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我们看到,老校非但没有抛弃历史,反而视之弥珍;历史非但没有成为迟滞老校现代化脚步的包袱,反倒沉淀了他们厚积薄发的库藏,夯筑了他们向上攀登的基石。

因此,当我们谈论未来教育的时候,还应该意识到,我们所站立的时空曾经是教育人无限憧憬的未来。这就是所谓的“未来已来”,未来绝不是虚妄,技术也不是玄学,教育现代化需要教育人不断地在应用时学习,在试错中迭代,在收获后拓荒。

从论坛现场的思维碰撞中,嘉宾校长们拥抱数字时代的热情溢于言表,他们不吝以大量词汇来修饰这场“数字赋能教育”的变革:精准性、安全性、及时性、直观性、主动性、立体性、整体性、动态性、个性化、定制化、协同式、反馈式、沉浸式、泛在式……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个性化”。

校长们像魔法师一般,将数字宝藏从工具箱中一件件取出:无论是围绕管理的一卡通电子班牌、“最多跑一次”校务系统,还是服务教学的虚拟演播室、校本资源库;无论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移动终端、数字实验室,还是聚焦评价的电子阅卷仪、数字画像……每一件工具都被师生们娴熟地使用着,为校园生活增添幸福的尺度。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每一样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伴随着瑕疵和缺憾。在校长们的谈笑风生中,仍然时不时会有一丝忧虑掠过眉间。比如,论及最多的“数字孤岛”问题。当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从市面上购置设备后,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就成了不同厂家、品牌、型号、版本的产品叠加形成的“群岛”。接下来,如何建设新的岛际公路与桥梁,以一站式服务一举解决系统兼容问题,就成了学校必然需要思考和解决的。

数字鸿沟、信息茧房、社交疏离、隐私泄露、数据过载,以及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导致的身体疲劳……面对这些数字技术带来的其他负面问题,新时代学校也面临着一场数字办学智慧和数字生存能力的考验。

对论坛主题所示的“变革”一词,各位嘉宾反映的情绪是不同的:有激动,有保留,有无奈,也有纠结。问题的本源是如何看待数字技术在教育中的地位。这的确很难回答。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小小的比喻:假如把学校看成一个人,那么,数字技术就是这个人随身携带的一部智能手机。

手机像任何一件玩具或衣物一样,可拆可换,它的主体性当然永远无法跟人相提并论。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见这样的情景:当有人出门的时候忘了带手机,会一整天都表现出一种“电子躁狂”的倾向,就像丢了魂一样。

不管这个比喻是否恰当,数字技术已经与当今教育深度融合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

我们应该和能够做的,或许就像一个人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一样:卸载无用的程序,优化现有的硬件资源,学习并适应新的功能,更加科学地使用数字技术并合理地分配使用的时间,让数字技术成为教育生活的使者和伴侣,而非障碍和负累。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