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教育随笔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5月19日 星期

爱与包容是一堂人生课


□杭州市滨和小学 赵媚媚

花园里,花朵恣意生长,一个个花盘正努力仰起脸蛋,迎接阳光。一个小小的花苞吸引了我的目光,绿色的萼片紧闭着,丝毫没有绽放的意思。看着它,我不由得想起陆陆。

开学不到半天,所有人都认识了陆陆。

课堂上,别人坐着,他蹲在地上;别人看着教师,他只看课外书;别人安静倾听、举手发言,他想叫就叫,想跑就跑……食堂用餐、出门列队,他也是随意乱窜玩失踪。

如果你想劝导他,他睁着一双大眼睛懵懂地看着你,叽叽咕咕话都说不完整。

开学第一天,因为有特别的他,我不仅要处理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各种投诉,还得时不时玩你追我跑的游戏,精疲力竭。

带着满肚子问号,我对陆陆进行了第一次家访。

陆陆爸爸说,孩子两岁时,他们就发现其语言发育比别的孩子迟缓,不能准确理解别人的语言,也无法顺利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很着急,带着孩子咨询过不少医生,医生们都认为陆陆要坚持语言训练,急不得。这几年,陆陆虽然一直在接受训练,但收效甚微。

陆陆爸爸给我看陆陆幼儿园时的照片,同伴们都在开开心心地做游戏、聊天,陆陆却在一边默默地玩恐龙玩具,像一棵孤独的小草。

告别了陆陆一家,我决定寻找一套适合陆陆的教育方法。我邀请各科教师召开讨论会,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陆陆重新制定教育目标,量身打造一个成长小计划。

相比其他学生,陆陆理解语言信号的时间要更长一些。于是,我和同事们改变沟通方法,蹲下身子,放慢语速,尽量把句子缩短:“陆陆,现在老师在上课,不能出去哦。”“嘘,安静听,你真棒。”

像哄小宝宝一样,轻柔地提醒他。这个方法确实有效,在教师们一次次慢声细语的引导下,陆陆的叫声不像以前那么尖利了。

陆陆要适应小学生活,就得记住各项规则,但陆陆记性差,一件事情反复强调他也很难记住。我将校规改编成简短而富有韵律的儿歌,每天带着陆陆读一读,他很快就背下来了。我还打印了一份送给陆陆爸爸,让他用这种方法整理出一份家规。就这样,校规家规同步影响,陆陆的行为习惯很快就得到改观,极少需要教师特意提醒。

每一朵小花都渴望温暖,家校共育之下,这株小苗终于发出了小芽。

开学一个月后,有一个家长开放日,家长可以进入教室,观摩孩子的课堂。

音乐教室里,学生们席地而坐上音乐课,陆陆突然到处乱爬,陆陆爸爸低声呵斥,陆陆就大声尖叫。无奈之下,陆陆爸爸一把将他拽出教室。

活动刚一结束,就有很多家长发微信给我,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坐在陆陆旁边。第二天一早,坐在陆陆身边的学生纷纷表示想换座位。

我沉默了。每个家长都在为孩子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陆陆的表现无疑让家长们感到一丝担忧。陆陆想要在班级里扎根,不是陆陆一个人需要作出改变。

我给家长们写了一封信,大意是:班级是一个大家庭,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接纳。相信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们一定能学会悦纳他人,让自己得到成长。

而后,我开了一个班会。在简单了解了学生们不愿意跟陆陆同桌的原因后,我说:“同学们,陆陆的身体虽然看起来和我们一样大,但陆陆的心还没长大,还是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呢!在他的心里,你们就是他的小哥哥、小姐姐,你们愿意帮陆陆小弟弟吗?”

我们班的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就连学生的父母也是独生子女居多,听说可以当哥哥姐姐,他们很兴奋。大家集思广益,你一言、我一句,自发整理帮助陆陆的办法,从行为示范到语言激励,汇集成一册可以口口相传的暖心小贴士。

从那一周起,陆陆的身旁总会出现一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这朵小花,在同伴们的帮扶下,挺直枝干,努力生长。

慢慢地,陆陆和大家一起上课下课,有序排队,安静就餐。上课虽然仍无法跟上全班进度,但也有自己的学习节奏,乱跑乱叫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学生们喜欢照顾陆陆,从中感受体谅、帮助他人的幸福,班级氛围温馨和谐。家长们也很高兴,组建假日小队时,陆陆成了最受欢迎的成员。

一次放学,走在最后的小哥哥把陆陆交到他的爸爸手里。这个壮汉红着眼眶说:“赵老师,从幼儿园开始,陆陆就是不一样的。他很不快乐,不愿意上学。在您班里的这一年,是孩子最幸福的一年,真的是太谢谢了!”

听着这一番话,我的眼眶也红了。

●点评:

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有的学生好动,有的学生喜静;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有的学生运动能力好……每个班级都由一个个特点鲜明的学生构成,只有引导不同个体学会理解包容、关爱互助,才会有温馨美好的班集体。在很多班级里,还有一些学生较为特殊,就如案例中的陆陆,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让教师头疼,令家长担忧,也使同伴想要退避三舍。面对这样的学生,赵老师一方面注重因材施教,努力让其早日开花,另一方面重视引导其他家长摆脱“无菌培养”的认知偏差,家校携手一起鼓励学生主动适应,悦纳他人,促进自身成长。打造参差多态的班集体,追寻成长的幸福本源,应成为班主任带班育人的基本理念。

(点评者:杭州师范大学 周 俊)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