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白马校区 陈僧红
我们班有个小博士,让我有喜又有忧。
喜的是有他在,即使我提出的问题比较难,也不会陷入无人应答的尴尬境地。而且,他在朗读上是一把好手,让他来读一读,准不会失望。
忧的是他太喜欢发言了,不管你请没请他,他总开口就说,一说就会引起一些小躁动。只要他一说上,就给了其他学生偷懒的机会。
一开始,只要是小博士发言没举手,我就会提醒他遵守课堂纪律。可时间久了,提醒也越来越不起作用,到最后我总是疾言厉色,感觉身心俱疲。
静下来想想,小博士这样的表现是为博得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关注。于是,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刻意忽视他,如果他不按要求发言我就不叫他,他说什么我也充耳不闻。
如果他擅自发言,还很大声,我就走到他旁边,请他的同桌复述。
这样做的效果不错,后来我又改为:如果他发言大声,我就请我们班总也不发言的学生复述;如果他发言小声,我再请他的同桌复述。
这样一来,一是鼓励了班级后排的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二是给我自己提个醒,要多给沉默的学生开口的机会;三是及时地给小博士呈现违纪的后果。
之前,我觉得他有一定进步,就心软了,放低要求,结果他边举手边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多。接下来的两周,我硬下心肠,坚决在课堂上贯彻这一招。
每当小博士一发言,我就微笑着看着他,也不打断。等他说完,我环视全班,做出举手的姿势说:“刚刚谁听清楚他的发言了,能重复一下吗?说出来的就有一颗小星星哦。”
小博士两脚一跳,发出一声“切”。
我立刻请班里好不容易举手的“沉默先生”回答,并着重表扬了他上课的专注和发言的有序。几次过后,小博士终于明白,他在没有受到教师邀请的情况下发言,只能是为他人作嫁衣。
小博士不举手就说、边举手边说的现象开始减少了,正确规范的课堂习惯慢慢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