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命教育是指在遵循幼儿生命特性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会积极生存、健康生活和独立发展的教育。
□湖州市南浔实验幼儿园 顾小岑
幼儿生命教育是指在遵循幼儿生命特性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会积极生存、健康生活和独立发展的教育。为了让幼儿在真实的体验中获得对生命的真切感知,本园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开辟“实幼小菜园”,根据四季组织他们开展不同的种植活动。本文以大班“萝卜种植”活动为例,从精心播种、细心观察、悉心照顾、欢心收获四部曲入手,谈谈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感悟。
一、精心播种,了解生命诞生
幼儿参与播种、收获的过程有利于体验生命的变化。在播种内容的选择上,幼儿不会考虑季节、区域等因素,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当下季节和本地适宜种植的果蔬。
二、细心观察,发现生命成长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萝卜的生长过程,师幼一起细心观察萝卜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在实践中,教师引导幼儿使用各种表征来表达记忆、想法、设想和感受,这样既能帮助幼儿在种植中获得更多的种植经验,又能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悉心照顾,感受生命历程
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萝卜在四季有着不同的变化。借助幼儿这一发现,再通过师幼共同讨论,教师可引导幼儿懂得“只要坚强努力,就会有可喜的收获”这一道理,让幼儿学会珍爱生命。
在照顾萝卜苗时,幼儿发现叶片上出现了虫洞。当幼儿汇报这一发现后,教师及时鼓励幼儿开展讨论,提出为何会出现虫洞,并引导他们通过调查、询问、讨论等方法,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幼儿的想法,教师再次引导他们积极探究、验证,直到最终确定出现虫洞的原因。教师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探究原因,有利于幼儿多元化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幼儿细心、专心性格的养成。
四、欢心收获,体会生命价值
种植活动结束后,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并引导幼儿自主思考、总结活动中的真实体验,包括对生命的认知。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以小组或集体的方式分享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结合生命教育的理念开展一系列种植活动,不仅能对幼儿进行生命启蒙教育,还能衍生出诸多种植故事,如“绣花锦的故事”“我和蚕豆的故事”“芋头的秘密”等。这些班本种植活动,拓展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