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劲松小学 王甄妮
唐唐沉默寡言,极其内向,从未有过一个知心朋友。步入四年级后,他开始向往真挚的友情,但又不知如何与人交往。
唐唐的父母平时忙于工作,唐唐是由爷爷奶奶照管的。我刚接班时,据班中家长与学生描述,唐唐奶奶也是一个极端的“社恐患者”。在一次班级活动中,唐唐将一个同学抓伤,唐唐奶奶在现场“冷眼旁观”,一句话都没说,便带着唐唐离开。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唐唐的“黑历史”让他的交友之旅变得坎坷。
针对唐唐的问题,我做了许多努力,却都收效甚微。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一张来自唐唐的纸条,矛头直指小光。因为受不了唐唐的“粘牙糖攻击”,小光在班中召集一批男生形成同盟,不让唐唐靠近他们半步,这让唐唐感到十分委屈。
没想到,我用尽招数都无法撼动分毫的唐唐竟然也有软肋。
“老师,你快过去看看,唐唐又黏着小光。小光不乐意,唐唐就把他抓出血来了。”
这已经不知是我第几次收到对唐唐的投诉。唐唐一直跟在“人气王”小光的屁股后面,就像一颗粘牙糖。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粘牙糖”不但黏性越来越强,还逐渐附带“攻击”属性。可是,这次来投诉的竟然是“粘牙糖”。
我灵光一现:唐唐不爱说,但他愿意写,也愿意行动。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解铃还须系铃人”,让这次冲突成为解决问题的契机,让学生作出合理的选择并帮助他们自己。
我对唐唐用了三招。
一、秘密信箱,轻叩心扉
趁热打铁,我立马给唐唐写了一封回信:“当你心中有不满的时候,你没有去伤害他人,而是选择倾诉在纸条中。这次,你让老师看到了你的成长。老师希望能成为你的朋友,可以吗?”
下课后,我又收到唐唐的小纸条:“老师,其实我自己也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没人愿意和我做朋友。”字里行间透着对自己的失望。
我办公桌的第一个抽屉,从此成了我与唐唐的秘密信箱。每天,我都能从这里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渐渐地,我开始了解他。
只是,一个人要改变并不那么容易,他还是会出现一些状况,比如:故意带玩具到学校吸引同学,捉蜗牛放在课桌上引人围观,把蚯蚓“碎尸万段”引发同学尖叫,等等。庆幸的是,伤害别人的事再没有发生过。
二、专业支招,“糖弹”攻击
在此期间,我多次和唐唐的父母沟通,并得到他们的信任与配合。他们决定带唐唐寻求更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在此过程中,他们开始重视对唐唐的陪伴。
一次心理咨询后,唐唐爸爸很开心地告诉我:医生给了唐唐一个可行的建议,唐唐欣然点头表示愿意尝试。
第二天早读时间,班级图书角多了许多新书,学生们都在好奇地猜测捐书的人是谁,随之涌来的是对这个神秘人的赞美之词。
我一转头,只见唐唐乐呵呵地打量着每一个拿着新书的同学,享受着糖弹般的夸赞。
随着班级里捐赠的物品越来越多,学生们也越来越想知道这个神秘人的真实身份。
于是,在征得唐唐的同意后,我乘胜追击,在班中开展“糖衣炮弹发射”活动:学生们可以在神秘人捐赠的物品上通过便利贴表达感谢或赞美,当集齐200张有效“糖弹”时,神秘人便会现身。
随着收到的“糖弹”越来越多,唐唐也渐渐开朗起来:课上有同学忘带文具,他总是第一个举手愿意分享;同学之间发生难解的矛盾,他会第一时间跑来告诉我……因势利导,我邀请唐唐担任“收发作业小管家”。
三、魅力演习,甜蜜发酵
我发现,每次收作业时,唐唐只是耐心地等着同学交上来,从来不会主动去要。因此,唐唐小组每次作业上交速度是最慢的,组员们被扣了不少分,唐唐越来越担心小伙伴们迁怒,我也渐渐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好心帮倒忙。
正当我纠结要不要把唐唐的“小管家”岗位撤掉时,唐唐妈妈联系上我,说想借班级的家长助教活动,给学生们讲一讲“三明治”沟通法。
唐唐妈妈上完课的第二天,唐唐勇敢地使用了新的方法,主动向自己的组员催交作业。但显然,唐唐对自己的表现很不满意,整个下午,他时不时地望向“糖衣炮弹”专属墙,哭丧着脸。
我马上掏出手机,翻找图片,给唐唐看专属墙这段时间发生的变化。我说:“新书登场的第一天,这面墙也像今天这样无人问津,但现在它已经贴满了赞美之词。你收作业迈出了第一步,虽然那几个调皮蛋好像都没有当回事,但也有几个组员在帮你催促,你们小组这次不再是最后一名。不是吗?”
唐唐没有作声,但透过他眼中的光芒,我想,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做。
与此同时,我不断地为神秘人的登场默默助力。在征得唐唐同意后,我将秘密信箱中的纸条转交给小光阅读。小光翻阅着一张张纸条,终于明白了。
一次班会课,我设置了一个“好友档案”游戏,让学生为自己的好友制作一份档案,并让同学们猜一猜是谁。
轮到小光,他大声地说出唐唐的名字,并顺势公布:唐唐就是神秘人。这节课,唐唐破天荒地举起手,公开自己的“好友档案”,朗读的声音虽然很轻,甚至因为紧张、害羞而红了脸,但学生们听得格外认真。
现在,“糖衣炮弹发射”活动早已结束,唐唐也不再为交友而烦恼,但留下的甜蜜却在教室里悄悄发酵。不知什么时候,教室门口多了一包纸巾,饮水机旁多了一叠纸杯……让有需要的同学取用。
学生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专属的味道,班主任要给的就是甜蜜的味道,让这份甜蜜融入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的人生变得甜滋滋、美滋滋、乐滋滋。
●点评:
一颗颗独特的“糖果”,众味交织,组成一个个小小的班级、小小的世界。但总有一两颗“糖果”遗世独立,品尝着孤独的滋味。他们中的很少一部分会主动寻求支持与帮助。针对唐唐遇到的人际关系失调问题,王甄妮老师创造性地将心育与德育互融:利用情感树洞,重组学生的交友认知;借助“糖衣炮弹”的优点轰炸,孵化学生的交友信念;立足一系列螺旋式班级活动,类化学生的交友技巧。相信唐唐这颗“粘牙糖”内心所包含的甜蜜,已经在不断地蔓延发酵。
(点评者:杭州师范大学 周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