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3年3月17日 星期

扎堆学出来的雷锋精神,当然只会留在三月


□汪 恒

又到三月,很多学校开始组织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学雷锋活动,校内校外,林林总总,有的去清洁周边环境,有的去关爱老人,有的去组织捐赠活动。

然而这样的活动,往往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学雷锋就是大扫除吗?敬老院的老人会被打扰吗?捐出去的东西真的是他人需要的吗?很多热热闹闹的活动,其实并没有起到多少实质性的帮助作用,甚至还存在为了“打卡留痕”而“无中生有”的行为。无怪乎有人打趣,“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运动式的扎堆做好事,如同无根的浮萍,也很难在学生心底留下深刻的印记。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奉献爱心、助人为乐。对教育者来说,既简单又不简单。简单之处在于形式上还有巨大空间,不简单之处在于如何入脑入心入行。

如果把雷锋精神简单同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画上等号,其实是对雷锋精神的窄化。学雷锋,不仅要看他做过什么,更要看他为什么做。雷锋精神,意味着心怀崇高理想,奉献敬业,艰苦创业。雷锋生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物质、文化条件与当下大不相同。在今天这个时代的语境里,更衍生出克服利己主义、增强家国情怀、提高人生境界等多重意涵。理解了这些,就不会忽视学雷锋背后的德育要义,就不会把学雷锋窄化成劳动锻炼、社会实践了。

无论是大水漫灌,还是疾风骤雨,都违背德育的规律。与其争着在一天、一个月里做好事,不如把时间拉长,慢慢做好事,助人成习惯,不要让学雷锋日、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成为唯一的课堂。花开三月,耕耘在前。要结合不同年龄层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重视过程性评价,与日常校内外活动相结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