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郑远
“廉者,不贪、克制物欲也。恪守清廉,而后其心可静,其身能正,为教则善、为学则优,犹基础之于广厦,做人之于根本也……”每天早晨,在金华市区清风公园旁的东市街小学,校园里总能传出琅琅诵读声,这是学生们在诵读学校自主创编的《东小廉铭》。
近年来,东市街小学将清廉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廉洁文化品牌。近日,该校获评首批浙江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
小桌子大作用
立师德正师风有妙招
一张办公桌、一叠作业本、一支红笔,这是东市街小学六(1)班班主任吴永琴的办公“全部装备”。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张办公桌不在教师办公室里,而是在六(1)班教室的最后一排。从任教一年级开始,吴永琴就扎根在教室里,如今已经是第6年。
在东市街小学,像吴永琴一样扎根在教室里的教师并不少,这是该校的“教室后面的办公桌”工作模式,教师可以在这里辅导批改、谈心谈话,与学生同学习共成长。
不少教师表示,设立“教室后面的办公桌”,督促自己上每一堂课都像上公开课。课后,教师们还会就刚上完的课进行探讨,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共同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精进。
“虽然学校并没有将‘教室后面的办公桌’这一模式制度化,但是坐在教室后面办公、答疑,已经成为许多教师习以为常、自然而然的工作方式。”东市街小学校长邢丽君介绍,设立这张“办公桌”,一方面是方便答疑解惑,关注学生成长;另一方面是加强师德师风的监督。
据悉,该校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立德树人的首要位置,聚力打造“清风学堂”师德建设阵地、实施“师德四学”教师职业道德培育工程,不断规范教师从业行为和素养。同时,学校还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制度,将师德建设与教职工年终考核、评优评先、晋职晋级挂钩,并充分发挥家长建议、学生反馈、社会监督的作用,以考核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演节目编教材
传递清廉大道理
廉洁是什么?如何跟学生说廉洁?在东市街小学开展的“清廉少年说”活动中,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用歌曲、小品、快板等多种形式,演绎出了一个个独特的答案。
五(1)班中队创排的小品《竞选班干部》为学生带来了诸多深思。轩轩是一个家境优越的学生。班里要竞选中队长了,她站起来拍着胸脯说:“如果选我,我就满足你一个愿望。”就这样,一顿肯德基、一张电影票、一个电话手表……换来了轩轩的全票当选。
虽然在舞台上演的是小品,但是观看后不少学生表示,身边确实存在拉票的现象。建设清廉学校,也要从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入手。“竞选班干部,是学生们人生早期经验中的体验,拉票的本质是学生对成人世界的模仿。学校要通过清廉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东市街小学大队辅导员王璇说,目前“清廉少年说”活动已产出24期视频作品,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学校还自主开发创设了清廉拓展课,学生们会围绕《婺剧小故事》中的选段进行现场演绎。“婺剧一直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学生们学唱的每一出戏中都蕴含着做人的道理。于是学校就把婺剧改编成故事。《婺剧小故事》系列读本已成为学校清廉教育的校本教材。”邢丽君告诉记者,在读本中,不仅有“廉洁奉公”专题,还有“厚仁”“重义”等专题的引导。通过读故事、明道理的教学模式,清廉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此外,学校还在金华市率先开设清廉思政课,其中“清廉伴我成长”主题思政课在线直播观看量超过12万人次。
家校协同联动
共促清廉学校建设
“账目清爽、环境干净、采购规矩、食物新鲜,孩子们在这样规范有序的环境中吃饭,我们家长很放心。”这是东市街小学家长代表走进学校食堂后的第一印象。2021年下学期开始,学校持续开展“家长进校园验菜”活动,每天都会邀请各年级家长代表走进学校后厨,近距离感受学校的明厨亮灶。
据了解,“家长进校园验菜”活动的灵感源自学校的一项小举措——校长信箱。2021年10月,邢丽君在校门口挂出了校长信箱,家长对学校发展有建议或困惑,可以直接以书信方式进行交流。
“家长是清廉学校建设最有力的‘助推器’,用好这股校外监督支持力量,能为清廉学校建设增添动力。”邢丽君介绍,收到的第一封信就谈到了家长想了解校园饭菜。于是学校便推出了“家长进校园验菜”活动,邀请家长检查校园饮食安全,查看食堂账目、采购清单等。
不仅如此,东市街小学还连续6年开设“校长第一课”,把清廉婺剧作为校长给家长上的开学第一课。通过领略婺剧的艺术魅力,家长们感受百善孝为先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在家庭中推进孝廉结合、以孝促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