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9版:浙十年·干在实处
本版新闻列表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

数字技术为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以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浙江探索

□本报记者 舒玲玲

依托“百草园掌上课堂”,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的学生跨越百年时空,沉浸式体验雪地捕鸟、参观三味书屋、聆听水乡社戏。一堂基于移动终端的语文课,华丽变身为多学科整合的“未来课堂”。

跟着屏幕那头身在杭州的省特级教师,从观察一碗面条开始,远在遂昌乡村的金岸小学学生努力辨识着线描的美术语言。这样的“云上美术课”,学生们已经上了整整一个学期。

一旦技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呈现出包罗万象的可能,人们对于教育最终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就抱持了更多期待。如今在浙江,不仅跨越时空的多维课堂、云端教研频繁上演,基于数据多跨协同基础上的一码通办、教育智治也成为常态。

偏居海岛山村的师生们沉下心来。一堂堂名师网络金课、一场场云端网络教研、一个个智慧教育应用,让他们得以与发达地区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远在大城市打工的家长们也安下心来。隔着屏幕的亲子沟通让儿童们“留守”而不“孤守”,一台手机就能办好教育事项让家长们“缺席”但不“缺位”。

10年布局与躬耕,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下的这一幕幕智慧教育场景,是浙江以高水平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高质量教育现代化的缩影,更是愿景。

推进教育新基建

2012年,按生均5元标准配备纸质书,书香校园工程让浙江偏远海岛山区的学生透过薄薄的纸页看见了大千世界。2022年,VR眼镜、智能AI机器人、数字图书阅读机、城乡同步课堂、互联网学校……学生们有了更多看世界的窗口。凭借一根细细的网线,“同在蓝天下”的学生得以真正同享技术的进步与知识的美好。

经过10年迭代与升级,浙江的教育装备水平跃上新台阶,已基本实现智慧校园建设全覆盖。记者从省教育技术中心了解到,全省中小学校中,99.23%已完成无线网络覆盖主要教学场所,54.8%已配备移动学习终端,77.43%建有创新实验室,58.58%建有学科教室,93.6%建有录播教室……“哪怕是最偏远的山区学校,教育装备水平也未必不如城区学校。通过创建独具特色的新型教学空间,村校也能焕发出别样的活力。”中心副主任胡小杰感慨。

是教室,也是阅览室、游戏室和手工坊,直播工具一开又“变身”直播间。在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七里校区,全科教室成为最受师生欢迎的“师生之家”。如今,像这样的新型教学空间在浙江的中小学校已遍地开花。

过去这10年,是技术与教育不断走向深度融合的10年。从书香校园工程到移动终端配置,从创新实验室建设到新型教学空间布局,胡小杰说,“技术每向前迈进一步,教育的纵深就挺进一分,学生的未来也就多一种可能”。

桐乡市茅盾中学把地球、地质、地貌模拟室,水文、气象、土壤实验室和人文地理活动室等主题空间都搬进了地理创新实验室,同时搭建起地震科普实验室、天文观测平台、户外地理园等辅助教学点。能体验、能观测、能演练,这让深奥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具象可感,不少学生也在心中埋下了地理研究的种子。

杭州市嘉绿苑中学则将数字传感技术融入科学课堂,通过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测量呼吸过程中的人体体温变化、能量释放变化、氧气及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浓度变化数据,进而完成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硬件设施设备越完善,就要越能契合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软性需求。”省教育技术中心发展研究部主任童兆平对记者说,教育装备与技术正朝着教育新基建的方向发展,更强调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教育决策与预警服务。

每到课间,杭州市文理小学的学生虽然在室外活动的多,但追逐打闹的却很少,这要归功于该校推出的AI奔跑行为智能分析系统。“我们在走廊、楼梯口、拐角处等学生奔跑频发区域都部署了智能抓拍设备。”校长朱国敏介绍,该系统能自动抓拍、分析、识别出存在异常行为的学生并及时广播预警,变事后追责为事前预防。

冰冷的技术也能转变为暖心的桥梁,为留守儿童带去温暖,开化县齐溪镇中心学校就把通信终端装到了学生寝室门口。学生刷脸登录“爱心慧”应用的“亲情连线”账号,就可以和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进行视频通话。“自从有了‘亲情连线’,我每天都和妈妈发留言、用视频对话。”学生汪文轩满足地说。

撬动教育新变革

3年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省各大中小学校以“停课不停学”的方式开启线上授课。因为在七八年前就曾因学生感染水痘而尝试过“空中课堂”,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第一时间就组建了教师直播培训群。短短两周,该校就交出了“直播课时377节、教学量总计34.6万余人次、基地校网络空间访问量近170万”的漂亮答卷。

这背后,是之江汇教育广场庞大的数字教育资源在支撑。仅疫情之初的“延期开学服务专栏”,之江汇教育广场就推出371场名师直播活动、2089节学科基地校网络直播课程、1600余件防疫专题资源、18万余件名师资源。

“作为浙江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江汇教育广场走过了从无到有的10年,已迈入2.0阶段。”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王会军介绍,最初是为了解决教师成长有通道、学生自学有平台、精品资源再优化等问题,随着“一校一师一生一空间”的基本普及,更重要的任务转为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互联网+教育”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环境。

“这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像气象观测员一样,一起来观测风……”岱山县高亭镇高亭中心小学科学教师话音刚落,屏幕那端,远在长涂岛上的14名长涂中心小学学生也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两校结成教共体后,像这样的同步课堂每周都会开设。

2018年“城乡携手、同步课堂”,2019年“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结对,2020年新型城乡教共体,2022年跨地区教共体……浙江不断探寻以技术方式破解城乡教育优质均衡难题的最优解,教育信息化相关事项还连续3年入选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如今,浙江以之江汇教育广场为龙头,逐步构建起全网互通、学段贯通、学研融通、教企联通的数字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从大体量优质内容共享转向高质量在线教学服务。

截至目前,仅全省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就达95.09%。信息技术在备课、授课、预习、答疑、测评等诸多教学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推动了教师从个体优秀走向群体卓越,名优教师从“学校人”迈向“区域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王会军说,譬如数字赋能教育“智评”就有效推动了教育评价模式革新的进程。杭州市余杭区五常中心小学不仅实现了作业智能批改,还设计了“数智”错题本,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AI智能数据收集,实现“一生一档”,便于教师学情分析和学生精准练习;杭州市九莲小学则整合校内校外多维数据,生成学生“五育”雷达图,“一学期一画像”动态展示学生成长轨迹。

赋能教育新治理

手机就能办结教育事项,线上就能完成入学报名,刷脸就能完成公寓报到。在浙江,数据替人“多跑路”的便利,老百姓早就习以为常。

从2014年首先在高校推广一站式学生事务中心,试水“线上+线下”受理,到2017年推动教育公共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从2018年力推教育管理业务和教育领域监管的数字化转型,到2021年全方位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浙江在推进构建高质量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贯通教育数据,致力于加快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

在浙江,从今年7月起,只要登录“浙里办”“学在浙江”等平台,搜索“浙学码”,人们就能获取专属于自己的“教育身份证”。在试点应用的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只要出示“浙学码”,就能实现身份核验、图书借阅、会议签到、场馆预约等功能。与以往“学号”概念不同的是,“浙学码”不会因为学籍、学历、档案等原因而失效,能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浙学码”是“教育魔方”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而像这样的应用场景,“教育魔方”还有很多。2020年10月,浙江首次提出“教育魔方”概念,现已基本建成省市县校一体化的教育大数据仓和应用体系。“‘教育魔方’的总体考虑是通过统一归集构建教育大数据仓,支撑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社会服务三大体系,并综合各方面力量开发各类创新应用,为教育领域高效管理、精准教学、泛在学习等创造条件。”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说,这是数字化改革历程中为满足人民美好教育诉求的产物,也是服务于全省教育系统的基础工程。“浙里问学”免费在线答疑系统就是其中亮眼的特色服务与应用。

作为全省首个区域性“教育魔方”试点,“富阳教育魔方”在省级魔方的基础上,按需定制个性平台,并向区域内学校、家长和其他行政部门分类开放。“针对教师资源仍不均衡现象,富阳正在研究通过魔方集成区域师资的结构性数据,包括年龄、学历、学科、培训及荣誉等,以技术助力师资的精准配备。”王会军介绍。

台州搭建了“匠才荟”数字职教管理云中心;衢州借“回阙里”大学生引智回乡系统,精准招才引才留才用才;浙江理工大学建成功能完善、链路完整的全量数据中心平台,形成“浙理中枢”教育大数据仓;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构筑校园立体化安全防控系统,形成校园安防大脑……各地各校都在积极打造教育应用场景,不断充实“教育魔方”、优化教育智治。

“下一个5年,浙江将借力教育新基建的风口,努力建成建好高质量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应用成果,成为展示浙江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窗口’。”王会军说。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