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教经纬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3月11日 星期

浙工大:培育一流科创人才不是梦


编者按:为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公布2021年省教学成果奖名单,其中,高职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5项、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5项。即日起,本报推出《高校教学好成果巡礼》栏目,以飨读者。本期推出第一篇——

□本报记者 李 平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2021年省教学成果奖名单,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三维耦合·三链融合 培养生物产业工程科技创新人才”获特等奖。

“十年磨一剑。”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吴石金说,长期以来,高校工程教育面临“学科交叉融合度低、教育产出与人才需求脱节、实践教学支撑不足”三方面难题,而该院以工学研创一体化改革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如果说以前学校培养的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那现在就要让毕业生都成长为顶呱呱的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大平台、大项目,“跨界融创”协同育人

2月21日,生物工程学院传来好消息:由郑裕国院士、柳志强教授团队主持开发的“功能糖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入选2021“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

该项目帮助企业获得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糖异构化催化剂,建立了功能糖智能制造的成套技术,实现了系列糖产品的绿色化与集成化生产,整体技术国际领先。成果已在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并建成了系列高度集约化生产线,帮助企业实现新增销售收入超30亿元,新增利润超3亿元。

科研成果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何愁企业不买账?据介绍,以往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企业需求。而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生命健康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是国内原料药生产、出口大省,通过国际认证和上市的制药公司数位居全国第一,学院与企业的协同育人有着地缘优势;沈寅初、郑裕国两位院士领衔的师资团队科研业绩卓越,对企业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这些因素的叠加,让生物工程学院得以逐步打破行业壁垒,重构人才培养共同体。

近年来,该院组建了国家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生物技术制药分中心”、杭州钱塘生物产业研究院、生物医药产业学会(杭州)产业联合体、长三角助力创新联盟等10余个人才培养共同体,组建了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了共商、共建、共育、共享的长效机制。与杭州医药港及50多家龙头企业共建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产业学院——浙工大现代生物产业学院,实现了人才的共培共用及知识双向迁移。“这些平台实现了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的跨界融合,打通校内校外,贯通课内课外,可谓人才实践创新的摇篮。”吴石金说。

沈寅初院士一直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发展,为生物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搭建了高层次国际学术研究及交流平台。郑裕国院士常年无休,带领团队成员马不停蹄地奔赴全国各地,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凝练关键科学问题,强有力地推动了科研成果的产出。

大平台引来大项目,集聚大产业。2016年以来,该院承担千万元以上重大横向项目就达12项,为学生参与高水平科研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两位院士引领的生物催化与微生物发酵团队于2018年1月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6年多来,团队累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浙江省专利金奖2项,为我国生物产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项目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也在产学研紧密结合中培养出一代代高端人才。2020年,汪钊教授团队凭借“高效脂肪酶催化制备脂溶性维生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之一郑建永,就是学院与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联合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后。而项目的企业技术负责人之一王升帆彼时还是浙工大在读研究生,毕业后进厂工作,继续参与该项目的研发,并迅速成长为新昌制药厂酶催化领域的技术骨干。

对接产业、教学升级,聚焦工程科创人才培养

对于不少本科生而言,做科研就是“蜻蜓点水”。但生物工程学院大四学生樊逸却不这么认为。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中,樊逸连续两年斩获金奖,同时获得最佳装置单项奖提名。他说:“科研绝不是远在天边难以触及,而是近在眼前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面对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新需求,如何培养具有学科交叉、工程创造等特质的工程科技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吴石金说,学院近年来在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上主动“升级”,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紧密对接战略性新兴生物产业链。

生物工程专业就业市场以研发类岗位为主,学生仅仅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吴石金介绍,该院采用“内核+外延”方式设置模块化培养链,为大一学生增设“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生物系统建模”“生物智造”等15门跨学科领域课程,保证夯实基础知识;大二学生选专业后,培养链模块增设了跨界课程2学分、跨界创新实验4学分、实训2学分,让学生进行“真刀实枪”的研发实践。

该院实施行业精英进课堂、专业课程进企业,由校企共同制定课程大纲,将产业链内容及时转化成教学内容。目前,“一课一企业”的课程占专业核心课程50%,推进到了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

以企业工程创新案例转化成项目学习,在课堂上尤为吸引学生。学院将实践教学与企业工程项目对接,新增了33个学科交叉工程教学项目。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将应用基础理论和工程知识有机结合,显著提升了解决复杂工程科技问题的能力。

科学家精神在该院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教师们立志做“有用的科研”,将企业的需求、生产、工艺和管理融入实践教学;组建学生科创团队,把企业需求和科技竞赛对接起来,以赛促创,学生深度参与企业工程开发并形成长效制度保障。

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促使专业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2021年,生物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分别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郑裕国院士领衔主讲的“生物工程设备”课程入选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青年教师汤晓玲主讲的“生物化学”课程入选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吴石金感慨,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三大转变:从以“说演”为中心的封闭课堂向以“研创”为中心的开放课堂范式转变;从低阶的知识课堂向高阶的工程能力课堂转变;学生从以“考分”为目标的被动学习向以“能力”为目标的主动学习和工程创新性学习转变。

这些转变体现在学生的出色表现上。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大学生科技赛事,同时也是涉及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数理、艺术设计、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的跨学科竞赛。2018年以来,该院学子在与世界诸多名校学生同台竞技中,连续4年斩获大赛金奖。学生们还荣获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金奖和全国“挑战杯”金奖8项。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