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11月8日 星期

从“守望相助”到“结伴而行”
舟山“互联网+”教共体建设的海岛实践

□本报通讯员 张乐琼

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龙山小学地处海岛,仅有17名教师。长期以来,一人一学科、专任教师匮乏、年轻教师多、专家指导少等困境严重掣肘着学校的发展。这两年,借助信息化和城区优质学校的帮扶,瓶颈被一一打通,办学质量提升显著,社会口碑也好了起来。

这在舟山并非个例。“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岛际交通不便,教育公共服务半径大、优质教育资源盘活困难,离岛片区和本岛城区的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振兴海岛教育破题难。”在该市教育局局长陈海波看来,近年来全省域推行的“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和城乡教共体建设,为舟山破解义务教育在均衡、质量方面“离岛、乡村弱”的问题提供了重要载体。

从2019年起,一条光缆、一块屏幕突破了大海对舟山造成的天然物理阻隔,架起了以城带乡、以优扶弱的“空中之路”,优质教育资源高速“流动”了起来。到今年,该市已有56所学校参与“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31所学校新增参与共建型城乡教共体结对,海岛乡村学校实现了受援全覆盖。更令人欣喜的是,结对校正在从上好一堂堂同步课的“守望行动”,向资源共享、教学共研、管理共进、文化共生延伸,办学治校“结伴而行”,舟山的离岛教育逐渐被激活。

课堂活了,生态变了

在日前召开的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现场会上,一堂由学生设置教学目标的历史同步课受到一致好评。“我想通过这堂课了解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我想知道带来了哪些影响。”……课堂画面双向实时传递,岱山实验学校的主讲教师张岱娜循循善诱,引导屏幕两端78名八年级学生围绕“鸦片战争”提问,又巧置分组讨论、上台成果展示等环节,投石激浪,环环相扣,精彩活跃。

“配置技术装备其实不难,创设出优质高效的、学生参与度高的远程教学活动才是关键。”该市教育局副局长王舟勇认为,在同步课堂设备一应俱全的当下,学校应该更充分地关注“一屏”两头的学情差异,打造有效课堂,使两边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其中,学有所获。

这方面,舟山的教共体学校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由于城乡差异,学情班情不同,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同步课堂教学,因而定学科、定教师、定班级“三定”原则成为该市同步课堂建构的首要原则,科学、美术等实践性强的学科适切性更佳,也更受学生喜爱。

为了上好每一节同步课,定海区舟嵊小学的授课教师会花上好几天,和结对的沥港中心小学的辅助教师反复探讨,尤其注重课前打磨教学设计、课中运用同步课堂观察量表、课后及时反馈三个环节,深耕课堂实效。沈家门小学更是总结出了一套“沟通—备课—探讨—上课—反思”的五步磨合模式,努力达到双方教学最优化。

课堂策略也同样重要。“你理解他的意思吗?”“请你用手势表示出选项。”“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从眼到、口到,再到心到,从“学有所惑”、交流思辨到“学有所获”,在舟山小学和小沙中心小学、大丰中心小学的同步课堂里,这套方法屡试不爽。

起初,屏幕那头更多的是“旁观”的学生,沉默不语;如今,课堂里积极自信的小手林立,与常规课堂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多了,学习效果渐渐达到了。

教师结盟,下沉引领

近3年普陀区虾峙学校教师在区级及以上获奖达153人次,对于这所青年教师居多、骨干力量少的离岛学校来说,算得上是载誉满满了。

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能驶入“快车道”,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和普陀小学组建教共体。“结对不能流于形式。两校不论在师资还是在生源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想要达到同频共振、共同提升,就得找准突破。”打从一开始,普陀小学校长张伊就有清醒的认识。双方新教师多,那么就把教龄5年内的青年教师组织起来,成立“‘普虾’青年教师联盟”,从“育好师”切入,进而触发“育好生”。

“青盟”每门学科每周至少保证1节课时间的线上“微研讨”活动,只针对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策略,磨好一堂课,做实做深基于课例的行动研究。同时,实行“全景式青蓝工程”,把两校的教师分为导师层、骨干层和拾级层,大到教学展示活动,小到每单元的教案,逐级带徒,“手把手”指导。

对舟山离岛学校来说,菜单式网络研修、名师网上工作坊、在线教学“问诊”等丰富的线上教研活动,已然催生着课堂变革。但想要进一步深刻地激发学校的内生活力,骨干教师的下沉引领则更受欢迎。

对于这一点,嵊泗县黄龙小学校长徐迪熙深有感触。因为教共体的缘故,这两年学校迎来了菜园镇第三小学的一批骨干教师,学校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教师有了近距离的指导,成长突飞猛进:数学教研团队连续两年被评为县四星级教研组;“青帆研学社”内的青年教师在今年的市、县级教学展示中成绩喜人,其中3人还被评为县教坛新苗。

该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沃维林介绍,今年以来,舟山以教共体为单元,积极探索“县管校聘”与骨干教师支教、积分流动的“组合拳”,23名优秀骨干教师支援离岛乡村学校,进一步加大了精准帮扶的力度。岱山县积极开源引流,引进4个特级教师工作室,与上海市奉贤区5所学校结对,在打通教共体师资外循环上迈出了一大步。

管理互通,共谋发展

从以城带乡、单向“输血”到双向联动、结伴而行,从较为松散的状态慢慢向共建共享共管的紧密形式靠拢,海岛教共体学校一点点探索,一步步迈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正在被不断拓展。

为了促进生生融合,岱山县高亭中心小学从一个班的“小切口”入手,和结对的岱山县长涂中心小学尝试“跨地域共建型班集体”建设,把长涂中心小学一个班仅有的5名学生编入同步班级的小组序列,双方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日常开展线上学习交流,同时每学期还安排线下互访日活动,互增感情。

在学校治理方面,普陀区蛟头中学和核心校普陀第二中学之间实现了互通互鉴。蛟头中学借鉴“二中”模式,办学质量连续两年领跑全市农村中学;一大批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中90后比例占到了30%多。

在管理共进的探索中,校情学情的差异也在逐渐演变成一种优势,在离岛学校学生享受城区优质资源的同时,也给城区学生带来了浓郁的海岛特色教育资源。嵊泗县嵊山镇小学的“渔歌渔谚,海洋编织”被排上舟山第二小学同步拓展课的课表。坐落于“海上文物之乡”的马岙中心学校,其独具特色的陶艺课程走进了定海区廷佐小学。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长涂中心小学的海军旗语课程,深受高亭中心小学学生的喜爱……

“众行致远。教共体建设,是涉及方方面面的教育互通,为的是共谋‘一个更好的发展’。”嵊泗县菜园镇第一小学校长戴邵晖说,在创建现代化学校方面,学校和两所结对校共同协商定目标、想举措、建制度,这学期已经基本建立了学校发展综合评价、教师发展增值评价、学生成长特色评价体系。

今年,该市新增的31个教共体在全省率先提前完成了年度结对帮扶工作任务,项目完成率103.33%。陈海波说,接下来,舟山将借好互联网之力,探索更加有利于城乡教育共同体长远发展的扶持指导、捆绑评估和激励表彰机制,引导更多结对校向更深层次的融合型、共建型模式转变,推动本岛、离岛教育共生发展,用更优质均衡的教育筑牢共同富裕的海岛基石。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