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1月1日 星期

翻窗也要去听的背后


□胡欣红

近日,武汉大学的“恋爱心理学”课程在网络刷屏。爆满的课堂,装不下学生对知(恋)识(爱)的向往。据了解,因当天人数太多,有的学生甚至在教室外爬窗听课。不少学生排着队,拿着爱的号码牌,感受了一场沉浸式谈恋爱。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挤不进去”“憧憬的大学公开课模样”“什么时候来一场网络直播”……虽然高校开设恋爱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看着“挂窗听课”的火爆场景,网友们依然神往不已。

近些年,关于婚恋的热点议题频频见诸媒体,也加剧了人们对婚恋的焦虑。据民政部公布的《2019年民政事业统计公报》,我国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927.3万对,较上年下降8.5%,结婚率为6.6‰,较上年降低0.7个千分点,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数据。囿于种种因素,婚恋难在我国社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与“婚姻”呈正向发展关系的“校园恋爱”也受其影响,婚恋焦虑呈现年轻化趋势。

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对“浪漫爱情”怀有美好憧憬与渴望,实乃人之常情。然而,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心理的成熟度有限,当面对感情时,许多学生不免有些手足无措,而看似甜蜜的爱情其实总有矛盾相伴,问题暴露出来自然难以应对。不知道怎么爱和缺乏爱的能力,成了当下许多年轻人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当前大学生婚恋教育缺失,对感情和性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生理卫生知识层面,在面对恋爱挫折时,容易偏激失控,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多所高校开设了“恋爱心理”相关课程。比如“恋爱心理学”“恋爱与人生幸福”“人生幸福课”“亲密关系”等,课程名字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围绕恋爱问题做文章。

大学时期是年轻人“练爱”的重要时间段,通过在高校开设恋爱课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恋爱观,了解如何与异性相处,解决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避免大学生在恋爱中造成互相伤害,实乃教育的应有之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婚恋教育成为许多高校学生的“救命稻草”,其意义毋庸讳言。很多高校与婚恋相关的选修课,一经开设便受到大学生的热烈追捧。2020年10月,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近九成受访大学生支持学校开设恋爱课。

“懂得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大学开设恋爱课正当其时,但恋爱没有标准答案,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性的体验。有人调侃如果期末考试是找到对象,那铁定挂科。究竟怎么上?上了有没有效果?一直存在争议。不乏有人担心课程可能会与现实脱节,还有人怕培养出油腻青年适得其反。

其实,看待高校恋爱课大可不必如此狭隘。在大学开设这些课程,根本目的不是鼓励大学生去谈恋爱,也不是传授恋爱秘诀帮人脱单,而在于通过学习懂得如何维护亲密关系,如何正确看待两性沟通,培养学生收获、经营幸福的能力。“希望大家谈一场健康的恋爱,开始并且保持一段积极的关系。”喻丰老师开设“恋爱心理学”的初衷,就足以说明问题。

恋爱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呼吁,构建和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是否将婚恋教育设为必修课固然需要综合考虑,但学会如何去爱应该是每位大学生的人生必修课。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