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9月6日 星期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让学习回归校园


编者按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更多的家长不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学校必须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这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浙江省各中小学校如何积极作为,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本报今起开辟“‘双减’之下学校何为”系列报道,本期刊发第一篇——

□本报记者 金 澜

“课堂要从学情出发搭建支架,展示学习成果再进行全面推进。”“课堂中,适当地向学生示弱,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最近,一场关于全面落实“双减”、提高校内教学质量的交流会在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展开。椒江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总督学李文斌,校班子成员和各学科骨干教师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

7月,中央发布“双减”政策后,校外培训机构的发挥空间大大缩减,学校育人主阵地地位进一步明确。没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加餐,光校内上课能吃饱吗?暑假期间,不少家长提出质疑。的确,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不仅要严格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更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缓解社会和家长焦虑,降低家长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冲动。

8月,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育教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突出实践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路径已明,重任在肩。记者了解到,才开学,不少地区和学校就召开了教学改革分析会,教研员、校长、教研组长、任课教师齐聚一堂,剑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课内40分钟要效果。在我省,不少地区和学校早已先行一步,多年前就上线了针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改行动。

9月1日下午,金华市第四中学玉泉校区科学教师聚在小会议室开始每周例行工作——集中备课。该校党支部书记梅庆华告诉记者,想把课上好,首先要提高备课环节质量,不打无准备的仗。金华四中玉泉校区以集体备课为抓手,分散兜底、集中研讨,实行研课、观课、议课、优课为主要环节的“四课”模式,狠抓课堂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

“提高课堂质量,促进有效学习,要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与意愿,营造学为中心的课堂。”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素平介绍,多年来,温州市开展“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优秀实践案例、课堂变革优秀试点项目、示范学校等系列评比,还研制了《“学为中心”课堂评价标准》,并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开展学习力测试,为“学为中心”课堂改革提供数据支持。

有了强大的后援,各学校踊跃尝试,翻转课堂、小组学习、学案导学、学情诊断等诸多实践打破了原本沉寂的课堂:课堂热闹了,学生发言积极了,倾听、记录、讨论、质疑变得习以为常,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成为历史。

无独有偶,在宁波市海曙区,“三动课堂”教学探索已经持续9年,每年都会组织课堂节,通过这个平台展示最新成果。“‘双减’对教改是一次助推,刺激更多学校和教师加入进来。”海曙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胡苗坤认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就是要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主要问题,教师把主要问题瞄准讲透了,学生也没必要加餐了。

提升课堂质量,更需要教研部门当好智囊团,上下拧成一股绳。2011年起,嘉兴市南湖区启动“学导型教学”的变革。教改初期,南湖区组织每一门学科的核心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研制基于学科特征的多元学教方式。为了让一线教师及时把握这些基本的学教方式,项目组汇编出版了《“学为中心”课堂转型实践指南》,印发给全区所有教师,帮助教师把握好学与导的关系。如教师在实践中遇到教改困难,项目组会单独设计解决方案。

各校投入实践后,教研员们再把方向相近的项目组成项目群,重点打造培育。比如辅成教育集团的“创智课堂”,新丰镇中心小学的“成长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的“生命课堂”等在整体推进上进度相同,教研员就单独建群,各校轮值举办业务交流活动。目前,南湖区已组建4个群,30多所学校参与,3年一轮调整。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得搭上信息化的顺风车。杭州市萧山区城南初级中学在开学前夕组织了一场“聚焦‘双减’,以学定教”的全员大数据精准教学培训,引导教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横向采集学生线上作业、同步测试、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学业水平、区域联考及模拟考试等各种数据,纵向采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各个时段的数据,筛选出全班学生的共性薄弱点,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提高授课质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