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李建民
2020年,我国1.42万所普通高中里有0.72万所是“县中”,在校生1468.4万人,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高中事关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未来发展的整体水平。然而,新世纪以来,我国高中教育城乡布局结构重心上移,大量农村高中被撤并或搬迁到县城及城镇结合区,使得“县中”实质性地成为“底部学校”,学校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相去甚远。
“县中”教育发展面临多重困境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确立了高中阶段教育“大体相当”政策,恢复并发展了中等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的地位。相比之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被置于“重点校”制度和“示范校”制度下,出现了“千校一面”现象,使得普通高中教育价值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生偏离。进入新世纪后,高中阶段教育迈向基本普及的进程中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的矛盾日渐凸显,集中表现为“‘县中’塌陷”现象,即“县中”在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社会声誉等各方面发展滞后甚至出现断崖式滑坡。不仅如此,“县中”发展也表现出一些系统性问题:一是基于大中小幼分段的学校组织方式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同时,造成学段间贯通培养的系统性思维不足的问题,高中阶段尤为突出;二是“地方负责,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的体制难以为“县中”提供充分、有效、系统的支持;三是高中学校教育价值发生偏移,学校育人目标与学校教育实践之间缺乏内在一致性,学校追求改进和提升的自觉性、积极性不足,“发展自觉”缺失。
提振“县中”需瞄准发展内生力
1983年弗朗索瓦·佩鲁在《新发展观》中提出,新发展应是“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内生发展是指一个国家合理开发与利用内部力量和资源的发展,其发展理论和模式在20世纪末被我国学者用于分析探讨区域教育发展方式的优化路径、学校教育的内生发展问题等。学校教育在应对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学校发展机制,核心在于通过促进学校内部群体行为的合理化、积极化、有效化,凝聚和提升发展的内生动力。
所谓“县中”发展内生力,是其作为具有主体性的教育机构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生成和提升的一种综合能力,即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独立思考和研究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调整学校发展思维和方式,有效整合和运用外部资源,进而驱动学校进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轨道的能力,其本质在于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机制调控人、活动、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满足学生全面、充分、有个性发展的需要。
“县中”发展内生力有其自身结构,主要由战略规划力、组织协同力、专业成长力、课程供给力、资源整合力、教育创新力六大核心要素构成。六大核心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战略规划力、组织协同力、教育创新力更加强调学校的组织属性,专业成长力、课程供给力、资源整合力更加侧重学校的专业属性,两类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学校发展内生力。
“县中”发展内生力培育需要系统性变革
全面提升“县中”教育水平关键在于激发“县中”发展内生力,以推进学校发展为核心系统优化县域教育治理体系,引导“县中”转变发展思维,增强“县中”基础能力建设,使其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系统优化县域高中教育治理体系
学校发展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支持,对“县中”而言,地方教育行政力量和政策支持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因此,优化县域高中教育治理体系是推动“县中”走出困境的重要杠杆,应始终指向县域教育生态的优化。扭转地方政府政绩观、质量观和评价观,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定位“县中”,超越其对巩固义务教育和为高等教育做准备的外在职能,回归“县中”作为高中阶段学校的育人本质和特征。县域高中教育治理体系的优化涉及省、市、县各行政管理层级,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整体推动区域高中教育发展中的职责定位,省级政府重点强化统筹协调职能,市级政府重点强化专业引领职能,县级政府重点强化支持保障职能。同时,注意发挥社会组织、高校、研究部门等第三方的力量,构建区域性高中教育改革发展支持机制。
2.提升教育资源配置的“县中”可及性
总体上,“县中”尤其是中西部“县中”发展受教育资源配置的制约更为突出。在倾斜政策引导下,“县中”能够获取一定数量的合格教师,但在学历层次、教学能力、专业水平等各方面都与进入城区学校的教师存在明显差距;受高校及博物馆等社会公共场馆区域分布的影响,“县中”获取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社会场馆资源的难度更大;教育资源配置的城市中心取向突出,“县中”基本处于最末端,可以获得的教育资源较为有限。这就需要区域教育公共政策进行调控和干预,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强化“县中”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规范省属、市属中学招生和招聘,引导学生和教师跨区域合理流动;统筹考虑县域基础教育发展,增强县域教育发展共同体意识,探索小初高贯通培养机制,整体提升县域教育质量;搭建“县中”内生发展资源库,凝聚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等各方力量,整合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拓展可供“县中”利用的教育资源。
3.增强“县中”校长的自主发展意识
陶行知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价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校长对学校发展极为重要。因此,激发“县中”发展内生力需要牢牢抓住校长这一关键人物,把好培养、选聘、使用、考核等各关键环节,强化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建设。除校长六大专业职责要求外,“县中”校长还应具备成长性思维,注重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构建全体师生共享的愿景,能够带领全校教师在实践中改革创新,寻找到一条适合学校自身状况的发展道路。“县中”校长自主发展意识的生成以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为前提条件,尤其是保障和落实学校的人事工作自主权和经费使用自主权,通过赋权增强“县中”校长图强思变的决心。因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选优配强校长的同时,还应注意放权和提供专业支持,形成行政、专业、校长共同推动“县中”发展的合力。
4.推进“县中”教学向以学习为中心转变
课堂教学的变革是学校教育变革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其变革的核心在于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即将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视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教师的教导是学生能动、独立学习得以实现的手段或条件。我国“县中”课堂教学中,以教师及其讲授为中心的特征十分明显,容易引发课堂教学结构性问题。为此,推动县域高中转型发展应重视课堂教学转型的牵引和撬动作用,以课堂教学转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而提升教师教学工作成就感,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推动“县中”课堂教学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中心需要借势借力,即在新课程新高考新教材改革要求的倒逼下借助外部专家的力量形成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初始动力”。其次,在区域和学校管理层面上,应进一步优化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建设,以科学的质量观引导县域高中教育教学回归育人本质。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高中教育多样化实践经验研究”(项目编号:GYJ202102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