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刊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2月5日 星期

凝心聚力拼实干 砥砺奋进启新程
——2021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发言集锦
本报记者 高亦平 摄
扫一扫 读全文

坚持“四位一体” 打造乡村“小而优”学校

温州市教育局

温州始终坚持环境、课程、师资、办学“四位一体”,全力打造乡村“小而优”学校,推动乡村教育提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经验入选教育部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一、聚焦“小而美”,建设未来学校

坚持以“打造未来乡村学校”为目标,率先全国出台乡村“小而美”学校建设导引,实施空间环境改造“1+5”工程,优化校网布局,改善校园面貌。近两年,累计财政投入5000万元,争取企业支持1200万元,打造“小而美”学校62所,推出“江南古风”“百草校园”“畲族风情”等一批样板品牌,推进经验在“基础教育美丽学校建设”国际研讨会上作典型推介。

二、聚焦“小而特”,凝练课程特色

坚持以新常规建设为主线、小班化教学为突破、特色化课程为亮点,成立四大课程项目联盟,加强“一对一”精准指导,帮助乡村学校挖掘本土课程资源、凝练课程特色,市县两级“小而特”课程创新项目实现全覆盖,六成以上学校成为小班化教学试点,涌现出“山水田园”“乡村STEAM”等一批样本。同时,深入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提前一年覆盖所有乡村学校,打造省级典型案例39个。

三、聚焦“小而专”,打造优质师资

坚持让乡村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持续加大乡村教师招引力度,推进“跨校走教”“银龄讲学”等行动,优化乡村师资队伍结构。尤其是强化政策保障,率先明确满15年、30年乡村教师可分别单列评聘中、高级教师;强化名师引领,70%名师工作室设在乡村学校,年均送课350节;强化待遇保障,分级分类落实乡村教师收入倾斜政策,引导教师扎根乡村、立德树人。

四、聚焦“小而精”,提升办学内涵

坚持政府发力、社会合力、学校努力等“三力”融合,连续两年召开乡村“小而优”学校现场推进会,举办校长专业素养提升研修班。2020年,创成市县两级乡村“小而优”学校124所,占比80%;小规模学校新生入学率稳中有升,其中24所学校招生数大幅高于往年,“生源回流”效应显著增强。

全面开展小学“托管”服务 打造教育服务“三心”工程

金华市教育局

2019年金华市全面推行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改革,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和“全国教育系统‘放管服’典型案例”,入选人民日报社“2020年民生示范工程”。截至目前,全市392所小学全部开展托管服务,惠及学生31.6万余名,占总数83.4%;参与托管服务教职工1.9万名,占总数91.3%。

一、建立三项机制,让教师“用心”

一是党员示范引领机制。设立党员教师示范岗,将教师参与情况与评优评先、解决后顾之忧相结合。二是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教育部门会同人社、财政等部门做好托管服务学校绩效工资总量增量核定。三是特色多元参与机制。学校外聘专业教练、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来校授课。同时,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托管服务。

二、拓展四项服务,让学生“开心”

一是结合素质教育开展社团活动。各校积极探索“1+X”托管服务模式,开设机器人、航模、摄影、书法、方言等趣味性课程320余门。学生可跨年级、跨班级自主申请。二是结合近视防控增加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三是结合劳动教育开展实践技能培养。2020年秋季学期有超五成学校在托管时段开设家政、手工、园艺等综合实践课程。四是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咨询辅导服务。发挥心理健康教师作用,开设“七彩儿童阳光课堂”,打造“心灵温暖驿站”。

三、完善五项举措,让家长“舒心”

一是服务时间贴近实际。鼓励各校实行弹性离校制度,分批设定托管服务时间。二是服务性质突出普惠。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性,全市生均500~600元每学期,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一律免费。三是项目实施规范有序。按照“家长申请、班级初审、学校核准、统筹安排”步骤统一组织实施,并出台严禁强制学生参加、开展学科集中教学、组织集体补课、“搭车”有偿服务等“七个严禁”措施。四是托管服务便捷高效。建设中小学(幼儿园)网上报名平台,各校托管项目实现在线查询、在线申报、在线分班。五是在校安全强化保障。制定学校托管服务安全管理20条,引入人脸识别管理系统,建设“智安校园”。

以“五制”改革打破教师绩效分配“大锅饭”

平湖市教育局

2019年平湖市义务教育段在编教师人均收入达到当地公务员收入平均水平,并优化分配激励机制,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一、学校“校分制”改革

2017年起,全系统推行学校“校分制”改革对学校进行差异化奖励。市财政按公务员平均标准核定总量下拨到市教育局,再由教育局进行二次分配。学校发展性评价和年终考核结果奖、“五育”质量奖、学校教职工平均日常工作量奖、学校专项管理工作考核奖以及其他各类专项奖励,从工作强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等5个维度拉开校际分配差距。

二、教师“教分制”改革

各校根据教师师德师风评价、岗位职责履行、一线教学实绩等要素,建立“教分制”考核办法,进一步扩大学校在绩效分配上的自主权,使绩效分配更多地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实绩突出教师倾斜。2020年不同学校同一学段教师个体间的绩效奖励有差异。

三、校长“职级制”改革

校长职级分四级九档,对全市235名校级领导进行职级评审认定,每年核定校长职级制专项奖励500万元。通过蹲点调研、现场考察方式,综合评定校长办学思想、专业能力、管理水平和办学成效,并每3年根据考核结果对所有校长进行重新综合评审认定,形成“职级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流动能进能出”。

四、学校中层干部“三制”改革

所谓“三制”,就是竞聘制、任期制、激励制。具体做法是除学校正、副校长以外,公开竞聘学校中层干部,一届聘期为3年。任期内,对完成教学业务和管理任务的中层干部正、副职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2500元管理奖。“三制”改革的实施让骨干教师、优质师资重回教学一线,进一步发挥业务引领作用,每年可节约教师编制50名左右。

五、班主任“星级制”改革

“星级制”考核实行两年来,累计新增发放星级奖励230余万元。其中五星级班主任奖励总额比三星级高出50%。另外,每年开展全市“十佳班主任”评选,对获奖及入围者分别一次性给予每人10000元、5000元的奖励。

“三重三促”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基赋能

玉环市教育局

玉环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以体系建设、特色培育、机制联动为主要内容的“体教融合”育人模式,聚焦“三重三促”,为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基赋能。

一、重保障促建设,全面构建学生身心健康工作体系

一是保障“体教课程”建设。出台实施《玉环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年行动》,将学生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积极开发内容丰富、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二是保障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创新管理等路径,拓宽渠道、配足配齐各类专技人员。以“国家万人计划名师工作室”为核心,高层次搭建体育师训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保障硬件设施建设。以“校校标准化”为载体,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运动场馆建设改造。中小学校园采光和照明标准达标率100%。

二、重特色促融合,全面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工作水平

一是丰富特色思品内涵,弘扬红色教育新主题。着力打造“开学思政第一课”“红色教育常态课”两大课堂,持续深化“森火精神代代传”育人品牌。

二是创设特色健康项目,打响“一校一品”新品牌。我市中小学生荣获国家级体育比赛22金、省级99金,在台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勇夺团体双冠。2020年,我市推进实施“近视防控三年行动计划”,系统构建防控框架。

三是开展特色劳动实践,形成人人参与新风尚。扎实推进学校劳动教育,开发序列化劳动特色课程,拓展家政、手工等劳动实践类活动,组建劳动教育主题社团200余个。

三、重机制促提升,全面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工作成效

一是健全全域联动合作机制。形成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牵头组织、学校与家庭同向发力、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叩开家校协同育人“三扇大门”。

二是健全考核督导管理机制。将学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工作列入教育业绩考核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发挥责任区督学督导功能,实行“预警亮灯”与“一票否决”管理机制。

三是健全平台动态监测机制。搭建覆盖区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四级网络管理平台,制定落实“一校一案”“一人一案”,针对性地开展案例诊断和健康成长干预服务。

以高水平创新赋能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浙江工业大学

近年来,学校以“四个服务”“四个面向”为指引,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以系统观念集成人才“第一资源”优势,高水平打造“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基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迭代升级。

一、以系统性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聚焦“引、育、评、聘”关键环节,强化制度供给综合集成。一方面,通过合理设置聘期考核目标任务、发挥收入分配制度激励导向作用、构建聚焦成果产出激励机制、全面优化教师分类评价等,充分释放教师学术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把牢青年教师“实践关”、设置社会服务型高级职称岗位、做大科技成果实施许可、提高转化受益比例(成果完成人占80%)、优化横向项目评价和激励机制(将到款金额200万以上横向项目等同于国家基金面上项目、按到款经费阶梯递减收取管理费、放宽劳务费比例)等,引导教师把学问做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

二、以战略性布局建强技术创新载体

对标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建设多类型技术创新载体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网络战略布局,促进学校人才链、学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夯实校企合作基础,深化与华为、巨化、镇海炼化、今飞等行业龙头企业全面合作,实现“卡脖子”关键技术国产化替代,助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建设地方技术转移中心,推进创新成果在重点产业领域广泛应用,引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泛布局地方研究院,推动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工程创新、集成攻关、创业孵化一体化,有力支撑重点产业转型升级。

三、以整体性迭代提升融合发展能效

坚持把提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能力作为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源动力,以一流服务成效拓展办学资源,助力提升学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级。在服务模式上,实现从教师团队项目合作,到“学校—学院—学科”三级联动平台合作,再到以“蓝图共绘、资源共享”为标志校地全面深度融合发展战略迭代。在赋能发展上,实现从教师校内争资源、建平台到运用市场化机制借力社会资源的战略迭代。

坚持学科引领 推动学校提质升格

浙江树人学院

过去一年,学校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改革发展两个大局,扎实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和应用型示范高校建设。

一、锚定新目标,形成共同发展愿景

学校确定“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民办名校为目标,推动学校提质升格,努力打造成为社会力量办高水平大学重要窗口”的新目标。

二、确立生态位,坚定特色质量发展道路

学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办学中的短板,用“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的思路选重点、定方向,寻找学科生态位,以差异化发展求特色发展。建队伍、搭平台、借外力,努力实现办学新突破。

一是明确发展重点,构建对接我省产业发展学科专业布局。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和我省“八大万亿产业”发展需要,逐步确立以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为引领,康养、信息、环境、服务业等学科群为重点,医工信交叉、文经管集聚、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二是着力交叉融合,实现差异化新发展格局。从2020年开始,学校每年投入8000万元专项资金,着力打造由郑树森院士领衔建设的“医工信”学科平台,由国家杰出青年刘维屏教授牵头建设环境健康“交叉科学研究院”,由校长李鲁统领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省级智库。医工信、环境健康、现代服务业三大学科融合交叉已初建成效。

三是构建人才高地,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实施“直签”“直聘”“双聘”等制度,大力引进、共享高层次人才。

三、找准新路径,扎实推进应用型示范校建设

2015年学校成为全省首批应用型示范高校。5年来,学校坚持以应用型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应用型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以13个行业学院建设为载体,构建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共建行业学院“四轮驱动”模式,专业、课程、基地、教学团队、科研“五位一体”全方位融入,形成“六维协同”应用型建设机制,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岗位适配度。学校牵头组建浙江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工程“浙江省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联盟”,参与杭州市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2020年还与大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树兰医院等联合成立康养现代产业学院。

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育人机制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近年来,学校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融合的育人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创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头马”带“群马”效应

2015年9月,学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并从2016年开始连年举办全国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书记)论坛。学校党委明确“真信真懂真学真用真教马克思主义,传递传达传诵传唱传习中国共产党好”的宗旨,较早提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马院全体教师必须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要求,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具体直接分管的马院建设领导小组。到目前为止,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有博士9名、教授12名,马院教师在研国家项目2项。

二、率先开展全课程育人和课程思政实践,形成全员育人共识

早在2017年3月,学校就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关于深化“千日成长工程”,推进全课程育人的若干意见》,并由校党委发文实施,进一步唤起每位教师的育人意识,引导教师要善于根据各门课程发掘思政元素。2018年初,我们出台《推进全课程育人实施办法》,进一步把课程育人工作具体化。2020年,出台《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全课程育人意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3轮师生同修3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并开展学习体会征文评比。

三、着力构建立体化育人体系,努力营造人人出彩的美好局面

学校于2007年开始启动学生“千日成长工程”,指导学生规划好从入学到毕业大约1000天的学习生涯,学校组织千日成长指导、千日成长规划、千日成长记录、千日成长考评、千日成长奖励等活动,引导帮助学生实现天天成长、人人成长、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幸福成长、持续成长。

于2008年开始确定5月23日为爱生节,“523”谐音“我爱生”。以爱生节为载体,推动学校上下增强爱生意识,实施“关爱学生进步、关心学生就业、关注学生困难”三关工作体系。

学校先后创设明理学院、淑女学院、银领学院,努力推动以“品德优化、专业深化、能力强化、形象美化”为主要内容的育人目标实现。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