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1月6日 星期

提质强校从何突破


□本报记者 言 宏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初中教育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为:公民办教育失衡,教育生态遭到破坏,相当数量的公办初中因为资源欠缺与机制制约而缺乏活力;区域与学校过多采用单一评价、压力传导的管理模式,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进取意愿的教师较多,城乡教育差距扩大;教师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强化知识识记为主的机械训练,忽略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深度学习,学生过度学习严重;学校教学管理简单化,延长学生在校时间,盲目增加课时与作业的做法较为普遍,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较为狭隘,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不够,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因此,提质强校一方面需要解决校长、教师等资源均衡匹配,合理评价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解决内部管理和学教方式改革等问题。而提高大家对学校质量的认识,从机制层面激活校长、教师活力,激发学生内驱力是重中之重。

提质提什么,强校怎么强?

“在学校优质标准是什么还不清楚的情况下,如何实施初中提质工程?关键是明晰质量是什么,并制定可操作的学校提质标准。”很多被采访者提到。

浙江大学教授刘力认为,在提质方面,首先一定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但同时要面对现实,重点抓学业成绩、学习机会和幸福指数三个要素。幸福指数可以从PISA指标,从校园内、校园外、社会、自身幸福感去了解。强校行动有四个关键词:打造文化、夯实基础、创造激励、凸显特色。因为没有文化就没有学校魅力,没有基础就没有学校能力,没有激励就没有学校活力,没有品牌就没有学校影响力。他特别强调,在强校行动中,要关注“八个点”:摸清起点,彰显亮点,找准难点,瞄准制高点,更新观点,抓住重点,把握节点,推进创新点,努力实现提质强校。

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方红峰认为,什么是优质学校值得讨论,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共识。目前,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和家长各有一套标准,很多学校和教师屈从于外界压力,失去教育初心。“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合适的评价导向,配置学校需要的资源;校长和教师要有教育定力,坚持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办学。”杭州市采荷中学校长孙寅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参照省现代化学校评估体系,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制定优质初中评价标准,要具体化、操作性强。各学校根据优质初中评价标准,结合自身的实际,制订三年或五年提质办学规划。教育主管部门汇总各类学校的需求,梳理各类学校存在的弱点,设计相应的菜单式培训,供学校选择。督导部门根据各个学校的规划开展有效督导,并邀请第三方实施验收评估。

龙游县教育局副局长周华认为,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危险期”,帮助青少年安全度过青春期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因此校长的管理理念和教师们践行的教育观正确与否,至关重要。初中教育需要提高站位,用大学和高中的升维思维来关照。要尊重初中孩子的成长规律,这也是提质要关注的。杭州观成实验学校校长李洁认为,除了知识传授的质量以外,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孩子懂得生存”“学会能够使自己幸福的能力”。有很多孩子在学习生活中感到不开心、苦闷、倍感压力,这是因为家庭、社会、学校缺失了对他们的心理建设。要把学生的心理建设放在重中之重,让他们能正确地认识、理解、悦纳自己。

突破口在哪里?

选好配强初中校长,提升初中校长专业领导能力是被采访者屡屡提到的。宁波市镇海区教育局党委书记毛志挺认为,人是最关键因素,一定要挑选好校长这个学校带头人。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任学宝建议,积极试行校长职级制,探索建立科学的校长职级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优秀校长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构建初中校长分层分类培养培训体系,做好青年校长和名校长后备人选培养工作。开展初中校长全员培训,不断提高校长设计和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完善校长考核管理与激励机制,尊重和落实校长的办学权限,鼓励校长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教育家办学治校。不断创新现代化学校管理,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落实学校教学常规,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

为配合初中提质强校行动计划,省教育厅实施了初中校长素质提升工程,各地也推出了类似培训项目。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项红专认为,如果还是沿用以听讲座为主的培训模式,很容易出现“听听激动,回去不动”的“内卷化”现象。在变革中,最大的挑战是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同样,初中提质强校行动,关键是要改变校长的行为方式。杭州市要求初中提质强校试点校(55所)结合学校实际,从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出发设计项目,具体包括学教方式变革、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校特色等方面。而校长培训则以项目为抓手,以工作坊、学校诊断为主要方法,并配备固定指导专家,全程跟踪项目的推进过程(立项评审、中期评估、终期结项等),进而达到聚焦核心、持续改进和提升质量的目标。

“初中教师眼中无光,手中无术”,很多人用这样的语言形容初中教师焦虑的状态,因此,业内专家认为,要进一步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完善学校评价体系很重要。教学评价是学校管理的指挥棒,学校要提高教师对评价内容、要求、权重等的知晓率。完善学校的制度,保障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强化校内激励作用,强化专业发展激励,完善健康的教师岗位晋升机制。健全绩效工资激励制度,有效体现教职工的工作量和工作实绩,重点向教育教学实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