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职业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

22年用影像艺术映现“大美”
——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虞博涵摄影名师工作室建设纪实

□李 慧 杜益杰

2018年,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教师虞博涵被评为浙江省摄影名师,并成立摄影名师工作室。在学校婚纱摄影专业“三名”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虞博涵抓住机遇,凝聚共识,不忘初心,使得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22年来,作为一名摄影专业教师,虞博涵孜孜不倦地追求专业学习与创作,2014年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16年被评为丽水市“五养”技能大师,2018年被评为丽水市教学名师。

工作室以服务创新为引领,以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以项目导向为特色。名师网络工作室栏目清晰、内容丰富,成果分享、过程记录更新及时。为使成员之间更好地学习、交流与展示,工作室多形式开展研讨活动。2018—2020年共开展了省、市、县间主题研讨活动26次,校内研修活动35次,有效提升了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默默奉献的精神,是虞博涵的为师初心。她工作兢兢业业,亲和力强,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同事领导的好评,教学成绩也相当显著。近几年辅导学生获国赛一等奖11人次、省赛一等奖23人次,获国赛杰出指导师奖2次、国家级优秀指导师奖1次、省赛优秀指导师奖3次,连续3年获市赛教师组摄影大赛一等奖。

初心泉涌感恩心。回顾追求摄影艺术这些年,虞博涵一心做好教学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经常为省、市、县各级单位开展不同的摄影培训,如为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为市司法局、县府办、县委党校、县发改局、县教育局等单位开展“影像叙事”、新闻报道摄影等培训,为多个乡镇开设“民宿管家”“农产品在移动自媒体上的推广与销售”等培训课程,为推广摄影作出了贡献。一直以来,虞博涵担任浙江省摄影师职业培训包开发组副组长、浙江省摄影师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发专家组成员、浙江省人像摄影专项能力考核规范开发组副组长,在3个项目的开发中是浙江省唯一一名中职学校摄影专业教师代表,为规范摄影师考证及培训作出了贡献。

厚植文化审美

让技与艺在影像中交融

缙云美校创办于1987年,2019年8月完成了第二次校园整体搬迁。新校址三面环山,满山翠竹的映衬让校内的一面红墙格外醒目。作为婚纱摄影专业实训基地的一部分,这面网红墙不只是拍照的背景,也是学生们挥洒创意的舞台。“学校希望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不断拓展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大胆尝试,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虞博涵介绍。

缙云美校婚纱摄影专业是浙江省示范专业、特色专业,该专业以培养符合摄影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创新“三融一专”人才培养模式——前3个学期,将摄影、化妆和数码后期3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充分融合,让学生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核心技能。第4学期毕业创作阶段,学生确定自己的创作方向和就业方向后,教学内容直接引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让摄影创作任务与专业学习任务有机融合,学习实训的过程就是创作实习的工程,从而实现技能的“专业化”。

“企业对我们的学生评价很高,出色之处在于学生不但有娴熟的摄影技术,还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审美眼光独到。”据虞博涵介绍,专业从创办之初就十分重视文化与审美对摄影的重要作用,利用琴棋书画等资源,积极开展音乐、书法、绘画等美育课,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我们希望学生们的艺术功底再深厚一些,精通素描、色彩,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为进一步推动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在新校园建设了500多平方米的婚纱摄影实训场地,其中包括摄影工作室1间、化妆工作室1间,还利用环境特点及专业特色,兴建了“泉”“缙云石城”“老校门”“天目山”等为主题的外景实训基地,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实习实训空间。学校由此不仅弘扬了“琴棋书画”校园主题文化,还传承了本地乡土文化的精髓,实现了特色专业与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能力提升的完美结合。

深度对接产业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015年年初,缙云烧饼被评为“中华名小吃”。为提升这一地方传统食品的知名度,在校领导的引领下,虞博涵组织婚纱摄影专业师生展开了全国缙云烧饼店的拍摄活动。团队在进入浙江省政府和各县市政府食堂拍摄后,还将范围拓展至全国各地的缙云烧饼店。这一主题的摄影作品后被编辑成图书,由省委书记作序,成为介绍缙云烧饼及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拍摄活动将特色小吃缙云烧饼进一步推向了全国。如今,缙云烧饼每年带来不少于15亿元的产值,成为“小产业大民生”的典型,从业者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

缙云烧饼的成功推广带给该专业师生极大鼓舞,虞博涵名师工作室以宣传地方特色文化,助推生态经济发展为目标,又为当地农产品设计包装并制作相关的微视频,通过网络、媒体等进行宣传推广,让缙云土面等一系列当地的小吃像缙云烧饼一样走向了全国。2019年10月1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到校视察时,对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活动不仅很好地践行了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的办学理念,而且有力地彰显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近年来,婚纱摄影专业积极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组织了摄影员工素质提升、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主题、产品摄影等技能培训,共计406人次参与了培训,提高了从事电子商务的农民工的产品摄影技术,推动了农村电商创业园的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缙云的绿水青山,虞博涵多次带领婚纱摄影专业师生深入景区及周边村落,拍摄当地风土人情,展现缙云独特之美。该专业还和景区合作,将实训基地设在景区,学生们利用手中的相机在景点为游客提供拍照服务,在提升自身摄影技术的同时,也拉近了游客们与绿水青山的距离。

传承地域文化

以影像艺术映现“大美”

郑金元和赵月钗是缙云地区的一对百岁夫妻,80年来相濡以沫、相互包容,被当地百姓誉为“神仙情侣”。由虞博涵策划,婚纱摄影专业师生将他们的故事拍摄成影像资料,成为宣传家庭和谐的范例。以两人为主角拍摄的视频《百岁不孤单》,不仅描绘了这对百岁夫妻恩爱和谐的生活状态,更展示了缙云作为长寿之乡的好空气、好风景、好生活。该作品成为证明丽水为长寿之乡的最有力材料之一。

婚纱摄影专业师生在虞博涵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拍摄百岁老人的活动。团队走遍丽水各县、市、区,累计行程近万公里,共拍摄了上万张100岁以上老人的照片。2015年,由虞博涵担任副主编的摄影集《百人万岁》出版。随后,团队还在市文化馆举办了“百人万岁”影展,用影像语言成功演绎了“秀山丽水养生福地”之大美境界。历时9个月拍摄的专题片《老夫老妻》,共拍摄了99对结婚60周年以上的钻石婚夫妇,用影像记录了和谐缙云。

近年来,在传承红色基因文化,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指引下,婚纱摄影专业师生合作拍摄的抗战老兵江再山的英雄故事专题片《红心永恒》,获得了广泛好评。丽水市委主要领导评价江再山有着“为国为民的情怀,艰苦奋斗的毅力,铁心向党的红心”,是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典型代表。

婚纱摄影专业在工作室的带领下还积极服务中国书法之乡创建,用影像的力量彰显传统文化。自缙云县委、县政府决定创建中国书法之乡以来,师生们积极投入到创建工作中。虞博涵带领师生组织了全国著名十大书法家参与黄帝公祭活动,并保存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为进一步弘扬乡土文化,体现乡愁风韵,婚纱摄影专业师生还积极策划并参与耕读文化、黄帝文化、婺剧、民间艺术等的拍摄与宣传。2019年,该专业积极参与拍摄的以“缙云,我等你”为主题的宣传片,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各乡镇的风土人情和秀山丽水,让乡愁的韵味得以充分体现。

虞博涵说:“一路走来,留下的是美好,沉淀的是技术,我心存感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不断努力,带领团队取得更大的进步!”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