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展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

如何培养科技界领军人才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

李校堃: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专家。他以第一完成人获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光华工程科技奖、转化医学突出贡献奖等重要奖项。

放眼中国科技界,优秀人才很多,但杰出的领军人才很缺乏,犹如人才有高原,却缺乏高峰。如何培养领军人才?如何给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助其成才?为此,笔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

开辟“先科研产业再教学培养”新路子

问:您怎么看待高校科研、产业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李校堃:大学的科研要以培养人才为主线,要着眼于反哺教学。如温医大生物制药专业,科研上先确立全国顶尖地位,培育了科研土壤后再反哺教学。多年来,温医大药学院始终注重为人才培养建立平台,集聚各类奖项资源,利用承接国家项目契机,大力支持培养年轻人才。从顶层设计来说,我觉得学科专业、科研平台、人才培养需要一体化考虑,让人才在科研项目和学术平台上流动,形成闭环,这样培养的才是高质量的人才。

问:温医大生物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独辟蹊径,该模式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关键是什么,成效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校堃:生物制药专业是一种新型交叉专业,是我们面向未来的选择。我的专业原本不是药学,而是医学、病理和微生物。温医大邀请我当药学院的院长之后,我就在思考如何发展药学专业学科。在传统的老学科中药制药和化学制药专业上,温医大药学院很难超越省内其他高校。如何转型?从交叉学科和生物制药入手,从国际上领跑的生长因子研究项目入手。生长因子的大分子研究,它的制造、工艺、产业化,以及过程的调控,就属于生物制药。

温医大的生物制药在全国起步较早,成果也领先,所以我们决定用成果培养人才。我们利用科研成果转化的实践和已有的实验平台,给学生提供教学便利和实践机会,增长了学生信心。这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到这个专业发展。

目前,温医大生物制药专业发展前景光明,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知名度。生物制药是多数省份的重点支撑产业,因此各地有很多师生在温医大研修学习。这些年学生毕业后发展较好,原因是学生学以致用。孙中山先生办黄埔军校,是因为革命失败后,吸取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经验教训。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办军校以培养新民主主义思想的人才,真正地为中国的未来服务。生物制药是中国高附加值的未来产业,开设本专业亦是为中国的未来万亿产业提供一个技术人才培养基础,这个成就应比做科研更为重要。

培养领军人物在于情怀、使命、站位高度

问:大学如何培养领军人物?关键是什么?

李校堃:人才培养不能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培养领军人物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站位的高度,在于课题负责人的情怀和责任心。

事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科学、创新的方向。外界一定会存在不同的声音,不能人云亦云。作为科研人员,需要大仁大爱的科学家情怀,不忘初心、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坚持十年二十年,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毅力;需要沉下心,静住气,把自身专业研究做深做透做细的定力。如果科学家在自身领域中都实现领跑,中国就会强大。研究的过程就是培养人才的过程,年轻人可以习得教师们愚公移山的精神,学会持之以恒的毅力,形成扎实挖深挖透的学风。

温医大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空间,使科研人员能够遵照科学规律实践探索。2005年起就建立了5年一次内考的制度,在这期间可以专心研究所需的科研。这保证了我和科研团队能够集中精力做专业发展。如果一年一考核,则需疲于应对科研以外的种种考核。因此,培养领军人物,应该改变考核方式,更注重长期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地方高校更要把产学研用结合在一起,更应该接地气。

问:科研指导教师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校堃:人才的培养潜移默化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科研指导教师心无旁骛。如果一位教师执着追求科学理论发展,又按照这个理念去实践,这样带出来的学生肯定差不了,学生也一定具备执着追求的态度;如果教师都想图捷径,上面想做什么课题就拉几个人来报课题做什么,明天又改弦更张,就很难形成做深做透的团队。有大家才能培养出杰出学生。

温医大的科研是以使命驱动的,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学生从本科时就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每日与专家导师在一起,目见耳闻如何学习研究,使命感和责任感也会油然而生。钱学森就是跟着导师开阔了视野。在温医大,最拔尖的学生组成小组,专业带头人定期给他们培训上课,传播理念,培养情怀,很有作用。

大学主要就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科研宗旨应是合理利用投入的资源培养人才,离开这个宗旨,即使努力也都是盲目的、不切实际的。温医大领先国际的生物制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道”,重点是人的因素,关键是在传“道”。就像吉林大学原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唐敖庆老前辈,培养了7个院士学生,他对于“道”的培养传承是我们可以学习的,也是我们在坚持的。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