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赵书婷
“疏星皓色蟾程北,次第荷船绕水东……”在东阳市李宅小学的一堂语文课上,带着浓浓地方韵味的荷花灯成了主角,学生们或吟诵主题诗词,或欣赏相关对联。在该校,“荷花灯进课堂”可不只是在语文课上,而是融合到各个学科当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荷花灯校本课程。
李宅荷花灯是金华市非遗项目之一,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李宅小学的师生一直以来深受荷花灯文化影响。2012年,该校开发了荷花灯校本课程,根据学生低中高各个学段的学习能力,分层次、分目标进行设计,将荷花灯引入各类课堂,构建了一套地方文化与课堂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语文课上,一篇篇以制作荷花灯经历为内容的记叙文,以描写赞美荷花灯为立意的散文,以介绍荷花灯历史、种类、演变、技艺等的说明文从学生笔下诞生。美术课上,低年级学生感知各形各色的荷花灯造型,学画荷花灯插画;中高年级学生学破篾、糊纸、做架子,制作荷花灯。科学课上,教师带着学生研究花灯转动的原理,了解现代荷花灯创作的新材料和新结构。音乐课上,学生一边欣赏花灯戏曲,一边学习和创新艺术表现形式……
最令学生期待的莫过于每月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走近荷花灯”。学生们有机会走出校园去探究、梳理荷花灯的历史和文化。该校每个班级都有5个调查组,调查内容分别是:李宅荷花灯的历史、民间故事、造型研究、技术革新和照片收集。学生们通过询问长辈、参加荷花灯会观察探究、搜索整理资料等方式,来丰厚心中的荷花灯印象。
“李宅非遗荷花灯不仅走进了课堂,深受孩子们欢迎,还激发了大家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劳动教育的开展实施。”校长厉倍倍说。每学期,学校会邀请李宅荷花灯会副会长李世新前来给学生们作讲座,普及荷花灯知识,教授造型各异的荷花灯制作方法。学生们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精进花灯手艺:缤纷闪耀的五角星花灯、团圆美好的圆形花灯、俏皮可爱的鱼形花灯……每学期末,学校会举行荷花灯展览会,那些获得优胜奖的作品将参加爱心义卖活动。
如今,在不断修改完善中,荷花灯课程已经成为学校地方课程的一张金名片。2015年,该课程被省教育厅教研室选为第四届“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2016年,该课程又荣获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和中国电教馆颁发的国家级校园专题类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