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8月31日 星期
从践行到美德养成
我省高校倡导餐桌文明


□本报记者 汪 恒

食堂餐食准备多少最合适,对于西湖大学的后勤部门来说,曾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快速发展中的西湖大学,校内科研人员、行政人员和访问学生的数量每周都在变化。为减少粮食浪费,后勤部门动态监测每日就餐人数,合理制定采买量,并推出限时就餐制。甚至备菜员也经过培训,学会通过改进刀工让食材的损耗降到最低。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再普通不过的一日三餐里,蕴含的是俭以养德的理念。同西湖大学一样,省内高校持续深化“光盘行动”,在反对餐饮浪费、推动节约习惯、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上积极作为。

暑期,走进浙江农林大学东湖食堂,这里多了一群显眼的“光盘引导员”。除了向前来就餐的师生介绍“光盘行动”,他们还会向就餐“光盘”者免费赠送香蕉等水果。看着来换取水果的人越来越多,志愿者们乐在心里。努力引导习惯养成的还有宁波大学,校方在校园食堂内向师生免费提供用餐打包盒,鼓励大家将剩饭剩菜打包带走。新学期到来前,浙江海洋大学赶制了千余份“光盘”宣传小标签,张贴在每一张餐桌上。

如何唤醒学生自身的参与意识?“生活是注定节约的旅行”“哪怕有再多的财富也要杜绝浪费”……近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广告专业和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完成了一批宣传厉行节约的趣味桌贴,用同龄人喜闻乐见的标语传递出节约理念。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则通过校园新媒体平台向学生们发起倡议,呼吁养成就餐时“不多点、不浪费、不剩菜、不剩饭”的良好习惯,拒做“剩男剩女”。宁大最近也在全校师生中发起了“一起晒空碗”的倡议。

作为服务育人的重要阵地,高校食堂也迎来了变革管理与服务方式的契机。在温州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屠霁霞看来,不少学生的饭菜浪费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与饭菜分量过多有关。因此,学校在今年5月投入使用的智慧餐厅中引入了称重计费无感支付系统,师生可按需取菜。“餐厅变‘智慧’后,剩菜剩饭明显减少,厨余垃圾大幅下降。”屠霁霞说。此外,餐厅也更“懂”师生口味。连续一段时间内需求量较少的菜品会遭“下架”,被菜品库中的新品替代。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自今年5月起,在食堂推出5种套餐,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套餐内荤素搭配合理,分量大小适宜。浙江理工大学则针对校内各食堂的就餐人数、偏好来定制菜单,部分菜品推出“半份菜”,鸡翅、肉圆、鱼圆等更是可以按个售卖。

诸多细节的改进,传递的是价值观。“假若学校里每人每天节约10克粮食,全校3万师生一天就能节约300公斤粮食,一年下来就是100吨粮食。师生的点滴努力,都有助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浙农林大餐饮服务中心负责人叶云龙表示。“餐桌文明是校园文明乃至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文明餐桌不能光喊口号,我们要让‘小餐桌’体现‘大文明’。”宁波财经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勇说。

据了解,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开展过反对餐桌浪费的专项行动。省内高校也以节约粮食为出发点,在培养学生勤劳节俭、尊重劳动等观念上进行探索。比如,在浙江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校方会把食堂大师傅也一并请上台,请他们接受学子们的握手、鞠躬、拥抱,作为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浙江万里学院提倡旧物再利用,毕业生留下的物品经过清洗消毒后,再转送给学弟学妹使用,既避免了浪费,又节约了资源。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则在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食材节约”理念,要求学生在课程实训中,做到材料尽其用,加工好的烹饪作业全部让学生打包带走食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减少粮食浪费,既是提倡传统美德,又体现了新时代的文明风尚,同时还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实落脚点之一。”万里学院学工部主任林德操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要避免活动“走过场”,还需要具体的载体,推动学校进一步思考。“这不只是后勤系统的事,要让它成为校园文化里自然而然的一部分。这需要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共同推进。”林德操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