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7月27日 星期

从精神入手,艺术教育才更有价值


□陈钱林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更有气质,让精神生活更丰满。因此,艺术教育只有从气质、精神层面的高度着眼,才会更有价值。如何做得更好?我认为有三个要点。

一是幸福为本。艺术教育呵护精神生活,理所当然指向幸福,以幸福为本。音乐、美术、影视剧都能带给孩子幸福的体验。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听、唱还是演奏,都与情感关联。借助音乐,既有利于孩子的情感发展,也有助于情感互动。

孩子是儿童画的天才创作者。他们经常把自己置于想象的情境中,与诸如外星人、机器人或拟人化了的小动物们在一起。现代科技成果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算得上是动画片。动画片将儿童画与童话相结合,对孩子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孩子更容易走进动漫世界,感受童话故事的情趣,时时享受童言、童语、童心、童趣。孩子是诗歌的宠儿。诗歌想象力丰富,思维具有跳跃性,很符合儿童心理。还有影视剧,是集大成的艺术,兼容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艺术等因素,特别能激发孩子的情感共鸣。

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上述艺术元素运用于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中,给孩子更多的幸福体验。同时,要引导孩子形成一二项艺术爱好。这关系到孩子今后一辈子的幸福。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人生永远有追求。正如有句话说的,幸福不是追求之目的,而是追求之过程。艺术的特点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无止境的追求,会给热爱艺术的人终身带来幸福。

二是兴趣为重。首先,基于孩子的兴趣。孩子天生对艺术有特别的兴趣,任何形式的艺术都会吸引孩子的好奇心。教师要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形式,在众多形式中,发现孩子最喜欢的,给予鼓励,培养更浓厚的兴趣。艺术不能强迫,要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只要孩子喜欢,哪种艺术都行。

其次,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兴趣不一样,天赋也不一样。教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点;要多鼓励,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表扬多了,兴趣也会来;要恰当要求,要求过高,或学习门类过多,或学习时间过长,或技能要求过当,都会影响兴趣;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天赋,对有天赋的孩子给予个性化的引导,相对而言,结合天赋的兴趣会更持久,更容易形成终生爱好。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几名特长生,其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引导每个孩子形成适合自己的艺术爱好。

再次,要有大教育观。要善于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整合起来。现在家长都很重视艺术教育,社会上火爆的艺术培训班为孩子的艺术教育提供了众多选择。教师要从过去教艺术逐步转到艺术技能与引导个性化艺术学习并重上来。对个性化艺术学习的引导,不只是艺术教师的事,班主任也应该有所作为,比如每月在班级里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轮流展示艺术技能,相当于班级艺术晚会,这会很受孩子欢迎。

三是贵在陶冶。艺术只有从陶冶的角度植入儿童教育,才有育人的价值。学不学特长,要看孩子的兴趣与天赋。功利性的教育,往往更关注“才”,一谈艺术就要培养特长,这比赛那比赛的。当然,比赛获奖大多数情况下会激发孩子的兴趣,但有时候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比赛仅仅是个手段而已,不能本末倒置,只有让孩子从心底里喜欢上艺术,才是真功夫。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