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5月27日 星期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的心理防控体系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 主任 庞红卫

大幅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有效防范中小学生极端心理事件,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心理成长环境,共同参与青少年的心理防护工作之中,共同推动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心理防控体系的构建与落实。

各级学校应树立生命安全第一理念,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完善的学校心理危机预防、筛查、干预机制。要高度重视心理危机的预防、筛查与干预机制的建设,将心理危机筛查纳入学校常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之中,定期开展,逐步完善。要预防为先,注重学校整体心理氛围的建设。建议各级学校将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关注与支持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每一位教师与学生建立紧密的情感联接,通过学校心理氛围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心理危机预防机制。要注重筛查,构建更加完善的心理危机筛查机制。结合学校心理普查和班主任观察信息等,加强研判,及时发现心理高危对象,及早干预。要综合干预,针对问题学生开展校内外综合干预。针对排查出的各种问题学生,各级学校应根据危机等级,一人一表制定干预方案。学校应注意会同社区、妇联、民政等多部门共同为学生提供帮助,对特殊家长开展辅导,为家庭处境不利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降低自残自杀风险。

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改善亲子沟通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家长应充分认识健康的心理是个体成长与成功的基石。家长应避免忽略的意识、厌恶的言语、粗暴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同时,家长应随时关心关注孩子的心理与行为异常,做好心理疏导,必要时应及时向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家长应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避免简单粗暴。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应注意自己的情绪,避免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与孩子发生激烈冲突。家长在与孩子交往时应保持自己的耐心,避免简单粗暴。

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大背景下,社区、妇联、民政等多部门应主动参与对青少年的心理防控之中,构建联防联控机制。对中小学生的心理预防与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的着力点在学校与家庭,但只有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才能最终形成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对家庭因素的干预而言,单靠任何一个部门的力量都难以有效解决,需要社会各方多部门共同参与,构建青少年心理联防联控机制。

要多部门联动,加强宣传,切实提高家长意识,改善亲子沟通方式。各级社区、妇联、民政等部门应会同宣传部门加大对家长的宣传教育,通过电视访谈节目、知识讲座、现场咨询等各种途径,使广大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认识了解孩子的心理与行为异常,特别是青春期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或疾病,不隐瞒病情,培养积极就医意识。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多部门强化责任落实,共同参与建构青少年联防联控机制,发挥综合效应。社区、妇联、民政等部门应与学校联动,共同参与对家庭的综合干预。如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体系,妇联或民政部门应尽早介入对特殊家庭的干预与支持,民政或相关部门可以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校外运动培训项目资助计划等,织密青少年心理防护网络。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