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师周刊·教学研修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3月20日 星期

“从最后一名学生教起”,你赞成吗?


翘 楚(楼主)

去年10月,我在一所农村中学调查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听了一节语文课《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上课伊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听默写,共需填写7个空格,包括“四书”是哪四本书等知识点,学生从复习准备到开始听默写,再到小组长批改(其他学生等待),共花去8分钟。接着该教师组织学生翻译后6章的内容,每个小组翻译一章。只见学生纷纷拿出本子,一句句翻译。有一个小组长很负责,抓住一名学生没有预习。最后教师让每个小组展示翻译成果,以全班齐读结束。

评课阶段,我不客气地指出:课堂容量小、节奏慢,要改进。但教师解释,他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教起,所以得慢慢来,要让每个学生都懂。

我问: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他回答:有些内容不重要,可以不教,应该来得及。

……

对此,我有些疑惑: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都从最后一名学生教起,会不会拉低班级学习水平,那些基础好的学生怎样提升?“从最后一名学生教起”有道理吗?教学设计到底应该从班级中哪个层级的学生开始呢?

赵占云

教学的目的是赶进度,还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呢?

每所学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色,教师也会根据这种特色来调整教学方式。楼主所说的这位教师,同样也应该是与学生不断接触和交流后,逐渐摸索出适合他的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很适合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能力薄弱的学校和班级,“从最后一名学生教起”就像一个水位计。连“最后一名学生”都学会了,还用担心其他学生不会么?

可能只有这位教师课堂的“慢”,才适合这些农村学生的学习特点。

翘 楚

这位教师教得慢的理由是:农村小班学生基础差,教快了不能接受。因此,他就慢慢地教,从最基础开始教,文言文一句一句地翻译,一句一句地背,认为功夫花下去总会有成果。但我不赞成,课堂的容量和节奏都必须适量才行,否则,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思维能力?这慢悠悠的学习实在低效。

龙泉许东宝

课堂上不从学困生教起,教师还能做什么呢?

少数几个拔尖的,基础好、习惯好,可以不用教师教。大多数中等生,帮助一下,点拨一下,也没什么问题。

只有能力稍弱一点的几个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和原有基础,不得不靠教师的单方面努力。

有人会说,可以把学困生辅导放到课外去,但这不是很现实,因为教师自己也有很多事情,天天课外帮补,也不是个事儿,学习还是要在课堂上完成。

但假如课堂总是围绕几个后进生,其他学生得不到启迪,这样的课堂也是失败的。让全班学生都有进步,是教书育人的基本点。

徐如松

课堂教学是一个常量,只关注“下要保底”,就势必轻视“上不封顶”,因此还是要学会“弹钢琴”,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与其说“从最后一名学生教起”,还不如说“每一个学生都重要”更加准确。

从理念上说,“从最后一名学生教起”没有问题,这是属于教师职业操守范畴。从楼主提供的案例看,从理念到行动,落在课堂上发生了偏差。

如果最后一名学生确实跟不上怎么办?只能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小灶”,为他提供个别辅导,这也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教起”。

孙晓菲

关于教育有两个有名的成语,一个是“有教无类”,一个是“因材施教”。

前者是孔子提出来的,说人不管贫富贤愚,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教育公平的滥觞;后者的提出者是郑观应,要求教育者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切忌“一刀切”。

有教无类是教育价值理念,重公平;因材施教是教育手段,重效率。这位教师从最后一名学生教起,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是对有教无类观念最好的落实,无可置疑。

可是教育毕竟还需要重视成效,要让学生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学,如果只顾后不顾前,反倒成了另一种不公平。

前文提出的教学方式,有其特殊的实施环境,即在农村学生学习程度普遍欠缺的前提下,确实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但不适合推广。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