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2月19日 星期

战疫情,浙江高校显身手


□本报记者 舒玲玲

2月14日,5架浙江医疗队包机载着450余名医疗业务骨干驰援武汉,这是我省派出的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其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41人、附属第二医院171人、邵逸夫医院142人,他们被称为浙江援鄂的“最强天团”,整建制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两个重症病区和整个重症监护室。

在这场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战争中,我省高校充分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作风,依托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在医疗诊治、疫情防控等方面独当一面,成为一道闪亮的风景线。

高校附属医院纷纷请战

刚有想要去支援武汉的念头时,武汉已经“封城”,郑霞甚至都做好了绕道的打算。作为浙大一院综合监护室副主任医师,从医15年来,郑霞一直是院里的骨干。此次去武汉,她做好了长期的战斗准备,除换洗衣物外,还带了电脑以便查找和整理资料。抵达武汉至今,郑霞便一直待在武汉疫情最核心的金银潭医院ICU隔离病房。虽然工作强度大、危重病例多,但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郑霞觉得苦与累都有了回报。

刚接管武汉市第四医院19病区时,郑秀云发现这里病患和家属混杂,隔离条件非常差。这位来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的护士长立即和随队专家一起,套用浙江经验,整理出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重新制定了院内感染流程,改进隔离病房通道,规划垃圾存储清理路径等,用规范管理来提高病区的安全系数。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不念归期,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省各高校附属医院的医护工作者纷纷请战,到疫情最危重的地方去。他们中有的人甚至还填好了器官捐献卡,做了最坏的打算。像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林乐清第一时间报名,甚至没来得及跟家里人商量;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董雷则连续请战,已做好准备,可以先上;“你们的孩子都还小,我的孩子已经长大”,用这样的理由,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向红“抢”到了出征武汉的第一个名额……

争分夺秒开展科研攻关

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最重要的莫过于研发出对症的特效药。为达成这一目标,我省一些高校科研团队争分夺秒,与病魔抢时间。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所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率先成功分离出8株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可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筛选和疫苗的研发。在她牵头下,省内多家科研单位共同承担了“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变异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对病毒进行深入研究。

而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青年教师宰俊杰花了三天三夜,来研究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相近冠状病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与各种野生动物密码子偏好性相似的程度。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可能是由重组或突变产生的。尽管这一分析不是最终结论,但为人们认识新冠肺炎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早发现就能早隔离、早治疗,有利于疫情的防控。为此,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窦晓兵、范春雷两位教授第一时间开发出新冠肺炎快速诊断免疫层析试剂盒。该试剂可以实现居家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效率。由于当前核酸检测存在假阴性问题,中国计量大学胡华军副教授团队以此为切入口,研发新冠病毒核酸杂交法快速检测技术,通过简化病毒样本的前处理环节,以克服因病毒基因序列断裂而无法检测到的难题。

学医的就该冲在前线

“老师,我是一名医学实习生,报名参加学校抗击新冠病毒青年突击队!”这个假期,杭州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的费鑫杨多了个身份。与他一起出现在我省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检验科的,还有该校的另外两名实习生。其实检验科的工作并不好做,又脏又累还十分危险,忙起来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费鑫杨说:“一想到我是一名白衣战士,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战斗的冲锋号!只要我们有必胜的信念和科学的防护,胆子就又大了起来。”

寒假前半程,温医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3名实习生也来到浙大一院帮忙。“每次工作都要包裹得严严实实,口罩一戴就是近10个小时,每次摘下口罩鼻梁都会红肿,两边是深深的勒痕。”实习生王锦峰说,虽然累但同时也感到很自豪,疫情面前,学医的就应该冲在前线!

记者了解到,这个假期不少医学专业实习生放弃休息,无论是在医院协助医务人员维持秩序、测量体温,还是在门诊大厅从事导医、消毒等工作,抑或是作为医生助理边服务边学习,他们都乐此不疲。温医大仁济学院全科医学专业学生刘智宇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他说:“只要能帮上忙,做什么都可以,能为自己家乡作一份贡献,也不负自己的党员身份和医学生身份。”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