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1月6日 星期

这所学校控“作”有一套


编者按:近期,浙江省教育厅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的《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形成了40条减负重点举措和保障措施。为中小学生减负的话题又一次引起了多方热议。一直以来,减负都是我省各地各校为之长期探索和努力的重要工作,其中不乏优秀案例。本报即日起开辟“推进中小学生减负”系列报道,选取行之有效的典型经验予以推广,本期推出第一篇——

□本报通讯员 吴 加

每周五放学前,德清县莫干山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教导处的教师们都会很忙碌,他们要抽查6个年级学生的周末家庭作业布置情况。这项独特的控“作”制度,该校已经坚持了17年之久。

“目前,学生负担主要来自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减负的重点就是要对作业进行精细化管理。”校长沈国兴说,我省最新公布的“减负40条”明确要求提高作业质量,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各中小学要制定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可见,这些年我们的方向是对的”。

为减少不必要的“刷题”,避免低层次作业的重复与加码,该校小学部多年前就提出,每节课前教师都要做“下水作业”。教师们借此来做好作业精简,关注课后及配套教材作业本中的重点习题和思维难度高的习题,同时删减不必要的重复性作业。“此外,我们还会将部分作业融入教学设计之中。比如,六年级语文教材第27课的作业里有道题目,要求学生联系本单元中鲁迅的文章来解读诗歌《有的人》。”教师吴秋霞解释说,有了“下水作业”之后,她就会在课堂上设计安排这一环节,帮助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掌握联系课外相关知识读懂诗句的方法,提升作业效率。

在该校小学部的教室里,平时几乎看不到坐在讲台前批改作业的教师。因为每堂课最后的10~15分钟,他们必定是一边走动,一边批改、指导学生作业。当这一切全部完成后,学生就会在一张名为“日日清”的表格内打钩,表示今天的作业已经完成。当教师发现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就会摘录下来,做成错题集。课后,教师还会利用几分钟时间,对学困生进行提问,检查其课堂掌握情况。

“学校要求每节课有90%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完成作业。”教师王喜虹说,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订正错误,夯实薄弱知识,还能确保学科作业在课内就实现“门门清”。这样做的前提是,教师们一般要提前一至两天对配套作业本、课后习题等熟悉一遍,将易错题进行备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上课时,老师都会给我们留10多分钟时间,让我们在课堂上完成作业。”503班学生黄舒杨说,每天回家后,他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如阅读、运动、观影等。事实上,该校小学部自办学以来一直实行“无家庭作业制”,即周一到周四的课后作业学生不得带回家完成,并从2013年开始将其纳入对班级和教师的考核。

针对周末的家庭作业,该校也做了严格的规定:低段学生的作业时间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高段学生则控制在3小时以内。每个班级必须在周五中午前将布置的家庭作业提交给教导处,由其安排人员对各班作业布置情况进行抽查。若抽查到作业量较大的现象,教导处会通知班主任协调好每门学科间的作业量。只有通过检查后,方可向家长公布家庭作业内容。

“每个月,我们都会对各班的家庭作业布置情况进行小结并反馈,督促大家做好此项工作。”该校教导处负责人诸晓利说,他们会通过组织学生访谈、外聘教学督导员检查学生作业本以及电话回访家长等方式进行了解。所有相关反馈情况全部纳入教师的月考核与学期考核,当有教师违规时,教导处还会进行警诫谈话。

根据第三方调查显示,该校747名受访学生里,认为作业负担“比较轻”的学生占比44.71%,而认为负担太重的学生仅占2.81%;在受访的900名家长中,表示孩子作业负担“很轻”的家长超过一半,只有1%左右的家长认为孩子作业负担很重。

“该校小学部的创新举措,在于最大限度地遏制了教师布置作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使‘轻负’成为可能。同时,精选作业可以倒逼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高质’有了落脚点。”浙江大学教授方展画认为,这与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分不开的,“事实证明,‘轻负’与‘高质’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否则,减负很难持续下去”。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