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教育广角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

这一周


浙大打造青年科普育人新模式

“太精彩了!原来这些高深艰涩的科学前沿知识可以这么有趣!”近日,听完复旦大学教授杨珉关于“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安全”的讲座,浙江大学2017级硕士生杨晶感慨道。

这是浙江大学团委推出的高端科普课——“青年科学家和他们的朋友们”,主讲者均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青年973首席科学家等。已举办的4期科普课分别邀请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教授杨珉,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会平等青年科学家担任主讲嘉宾。

“青年科学家和他们的朋友们”系列活动还将邀请海内外不同学术背景和学术经历的青年科学家主讲,内容涵盖移动安全、人工智能、人体冷冻、人类生命、细胞生物学等领域。浙大团委还把活动内容剪辑成系列公开科普课程视频,整理成校园科普手册供学生学习。

作者:叶盛珺 唐贺儒 董碧水

《中国青年报》2019年11月14日第2版

浙师大推进“新师范”建设

近日,“时代楷模”、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陈立群回母校浙江师范大学作报告,分享了自己近40年“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的育人初心。

2017年起,浙师大开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出了30堂思政理论示范课、10门精品综合素养在线开放课,设立了一批“专业课程德育实践”重点建设项目,要求每门课都切实把德育置于课程目标之首。

“学校的‘新师范’建设,是超越‘知识本位’的教师教育,从各类课程的设计开始,充分挖掘德育元素和德育功能,重点关注师范生德育能力的养成,这也是培养未来‘四有’好老师的首要途径。”该校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跃良教授说。

该校开设了多门厚基础、宽口径的师德课程,必修课“师德养成”,选修课“教师职业道德”“师魂”等,每学期以滚动方式开放选课;分学院开展“爱的教育”“行走的课堂”等师德主题研讨活动……课堂内外结合、线上线下呼应的师范生师德养成体系,让校园的师德文化格外浓郁。

作者:朱 慧 厉 真

《中国教育报》2019年11月11日第6版

“上海方法”从英国小学走进中学

如今,“动脑筋”3个字,已经成为英国数学教师在中国学会的汉语之一,也成了他们课堂里的常用语。

11月11日,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在上海师范大学启动,来自英国的107位中小学数学教师参加。迄今5年来,中英共互派中小学教师约830人次,仅在英伦就有超过2万名英国教师与上海教师互动。英方此次参访人数创新高,尤其中学教师达37人,占比超过代表团的三分之一,足见英方所称的“上海掌握数学模式”正从当地小学向中学阶段深入。

国际与比较教育专家、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上海市负责人张民选教授认为,上海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理念新、措施实、方法活,这一项目充分展示了上海特色与优势,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追兵向标兵”迈进的成就之一,在国际上发出了“中国声音”。

作者:徐瑞哲

《解放日报》2019年11月12日第9版

江苏启动产业教授选聘工作

江苏省人才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全面启动研究生导师类和高职院校类产业教授选聘工作。

每年江苏会选聘200名左右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和150名左右高职院校类产业教授,聘期4年。目前已遴选6批次共1711人次产业教授到省内90多所高校任职,涉及智能制造、信息、化工、金融、医药、农林等30多个领域的1081家企业,每年有6000多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因此得到提升。

开展产业教授选聘工作旨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和高职院校技能大师队伍建设,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推进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重要支持和制度保障。

作者:王 拓

《新华日报》2019年11月12日第3版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