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义务教育浙江实践·特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19年10月9日 星期

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浙江实践”
——访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韩平

□本报记者 陈蓓燕

1997年,我省实现“两基”目标;

2004年,全省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开始迈向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康庄大道;

2011年,教育部与我省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承诺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5年,我省成为最早实现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5个省(市)之一;

……

这些年来,我省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的新要求,充分发扬“浙江精神”,按照“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积极探索,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义务教育更是亮点频现、创新不止、改革不断,好学校从“一所所”变成了“一片片”,好教师有计划地在城乡间往来交流。与此同时,一项项办学条件的显著改善,一次次“课堂革命”的扎实推进,都惠利城市乡村,惠及千千万万的孩子。

浙江义务教育是如何绘就这一幅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绚丽画卷?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韩平。

记者:这些年,浙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顶层设计上,是如何改革创新、构建长效机制的?

韩平: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民生工程,浙江长期坚持以均衡为主线,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教师为关键,以服务为宗旨,深入实施资源优化、质量优品、改革优创、师资优育、惠民优服等工程,按照“一以贯之、一视同仁、一盘整棋”的思路,优先配置资源,扎实推进县域、城乡、学校之间的高水平均衡发展。

这些年,把最好的资源留给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放在重中之重的长期发展战略地位,在浙江早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尤其是在我省推进教育均衡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旋律一次次在全省重要会议上唱响——

2004年,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出台系列政策,聚力农村改薄;

2005年,省政府下文在全省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食宿改造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等四项工程,努力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2010年,《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2012年,省政府与各市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全面建立省、市、县三级义务教育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

2013年,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全省各市、县(市、区)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2017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坚持均衡优质、公平普惠,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8年,省政府印发《浙江省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教育篇)》,进一步明确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可以说,一直以来,浙江从基本均衡到高水平均衡,再到目前的优质均衡,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走在均衡发展之路上。

记者:都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那么,在实现学校建设城乡“齐步走”方面,浙江有何经验?

韩平:要让城乡“齐步走”,我们首先一视同仁,坚持城乡一体,“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年年入列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2011年,我省出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明确该建的就得建、该改的必须改,并将其纳入对县(市、区)政府的业绩考核。2016年以来,我省相继完善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行教育设施设备城乡一元化配置,先后实施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热水淋浴设施、中小学校园饮水质量提升、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中小学塑胶跑道建设、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改善等一系列工程。同时,连续实施“山海协作”等教育对口支援工程,全面启动“互联网+义务教育”工程,通过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课堂等结对帮扶形式,建立县域内、市域内跨县、省域内跨市三种城乡学校结对模式。

全面推进优质均衡,浙江始终秉持“一盘整棋”的思路。省政府先后确定了19个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薄弱的地区作为重点帮扶县,采用定期督查、限期整改等方式,督促地方政府针对薄弱学校和薄弱环节,一校一策,加大投入,整改提升。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改造项目615个,投入资金156亿元,多数县(市、区)摘掉了底部的“帽子”,基础教育获得了大发展。

目前,全省已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4829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为95.7%,城乡基本实现校校标准化。从今年开始,我们还将进一步开展现代化学校建设,引导学校从按标准建设转向高质量均衡发展。

如今,可以自豪地说,浙江城乡青山绿水间最美的风景,就是我们的学校。

记者:有人曾把教育帮扶、互联网课堂比喻为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块温柔补丁”。言下之意,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落脚到教育质量上。对此,浙江是如何做的?

韩平:在教育机会和办学条件基本保障后,浙江的义务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也将工作重心更多地转向优质均衡的核心——教育质量上来,努力寻找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式,尽可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其发展的空间,营造科学、良好的教育生态,在践行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深化优质均衡教育的内涵。

提升质量更多是要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这需要“精准扶贫”,以尽可能大地辐射优质教育资源。我省一方面改革师范生招生制度,定向为山区、海岛和偏远地区及农村中小学校招生培养小学全科和紧缺学科教师2000余人;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百人千场”送教下乡、教研员蹲点指导与区域集中指导等多层面、多类型的形式和活动,深入农村海岛薄弱学校,对基础教育重点县给予集体重点帮扶指导。近3年,共派出名师专家2000余名,送教3000余场次,受益教师近10万人次。借助互联网技术,我省还深入开展教师网络研修,建成209个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50个技能大师网络工作室和30个学科协作组,让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师足不出户也能结交名师和参与教研活动。

坚持质量这个核心,我省深入实施了教育质量优品工程。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我省推广“生活化”“活动化”的德育课堂模式,做好“课程育人”的文章。针对农村自然小班化现象,我省先后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加快缩小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为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我省于2015年部署推进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并将开展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实现差异化、个性化教育。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上,我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启动实施艺术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工作,全省陆续建立起篮球、乒乓球、足球、游泳四大联赛制度和艺术节展演制度,实施笼式足球场建设工程,从校内校外、课程活动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记者:从全国的情况看,近年来乡村学校硬件能力普遍增强,软件实力不断提升,但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成为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请问浙江义务教育在走向“优质均衡”的过程中是怎样破解这一难题的?

韩平:教育要办好,教师是关键。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为此,我省先后实施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领雁工程”、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等,并按照“遵循规律、按需施训”的原则,实行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制度。省教育厅每年还选派200名中小学校长教师赴海外研修培训。

为了更好地补上农村师资弱这块短板,2013年,我省推行教师校长流动制度改革,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在同一公办学校,校长连续任职10年、教师连续任教12年,纳入交流范围,原则上随迁人事关系。此举激活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名师下乡产生了“鲇鱼效应”,涌现出一批在老百姓中有口皆碑的新兴学校。截至目前,全省交流人数超过6.5万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给村校“输血”的同时,我省还启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力提升村校的“造血”功能。全省18万名农村教师享受任教津贴,12万名享受农村特岗教师津贴,10万名享受乡镇工作人员补贴,初步形成了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我省还完善农村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地理位置特别偏远、条件特别艰苦的学校任教满30年的教师,表现优秀且仍在农村任教的可单列评聘高级职称,不占所在学校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每两年,浙江还评选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每次100名,每人奖励5万元。

记者:21世纪以来,浙江创新性地实施了“名校集团化”“一校两区”“城乡教育共同体”“农村教育集团化”等举措,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尤其是义务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均领跑全国。这些改革举措,对实现浙江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韩平:优质均衡是人民对教育公平的最大期盼,也是我们对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更是浙江教育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时代精神的有力回应。为了兑现这一承诺,我们必须直面那些教育“老大难”问题,越是难,越要不畏难,越要以改革之矛攻破之。

我们深入推进联盟办学机制改革,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从2002年起,我省总结并推广“名校集团化”“城乡教育共同体”“乡村中心校战略”等办学模式。进入新时代,各地大力推进“新校即优校,全省无弱校”行动。联盟办学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统一调配教师、统一评价考核”等工作机制,双方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交流等方面融为一体,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为浙江人民提供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服务。

我们推出教师校长流动制度,就是想要优化城乡教师队伍,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优质均衡。为了突破教师结构性缺编、超编瓶颈,我省推出“县管校聘”改革,目的就是使教育主管部门真正拥有用人自主权,从而科学合理调配县域内教师资源。试点地区嵊州市就在这项改革中将教师交流制度纳入教师职称晋升硬性条件,较好解决了高级职称教师“船到码头车到站”心态及“一次交流定终身”的弊端;规定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每年都要按照5%比例交流教师,交流教师不再进行竞聘,这既能保障农村教育可以得到优秀教师的引领,又能保证农村教师有机会进入城区学校接受更好的锻炼。至目前,我省所有县已实现“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全覆盖,更多的优秀教师从超编超岗学校流向空编空岗学校、从城区学校和名优学校流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

如果把以上这些称作“柔性的改革”,那么2011年的“零择校”就是“刚性的改革”,剑指教育公平。到2014年,全省89个县(市、区)全部对社会公开宣布全面实现零择校、零择班、零择座、零指定的“四零”承诺。此后,我省又在全国率先建立户籍生入学预警机制,进一步促进了招生工作的平稳有序。“零择校”实施至今,城区“大班额”现象也自然“消肿”。短短几年,全省已全面消除大班额,全省小学、初中所有年级班额分别控制在国家标准45人、50人以内的班级比例已达97.7%。

改革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贴心的教育服务,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关键小事”。近两年,我省依托“最多跑一次”改革,出台了十项举措,重点解决入学报名、教育缴费、推迟上学、学后托管等事宜,不断提升学生及家庭幸福指数。

记者:回顾浙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翻天覆地。此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大会都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对照这一要求,浙江是否有了下一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浙江目标”?

韩平:我们正满怀信心迈向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对照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的浙江,发展义务教育面临巨大压力与挑战,在优质均衡的道路上仍面临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优质资源不充分不平衡、教师待遇保障有待加强等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下一步我们将主要做好4件事。第一,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做好优质均衡顶层设计。计划通过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学校督导评估等一系列督政督学工作,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第二,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办好城乡每一所学校。继续提升底部学校的办学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信息化建设,推广城乡学校“同步课堂”建设,下大力气加强公办初中教育,实施薄弱初中质量提升计划,督促各地更加均衡配置资源。第三,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教育发展生机活力。督促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与当地公务员工资长效联动机制,完善职称分类评价标准,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和工作实绩。第四,进一步优化教育生态,破解教育系统“五唯”。明年起将研制区域基础教育生态指数和区域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指数,用以检验全省及区域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情况和减负成效,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

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让教育真正成为浙江老百姓感受真切的“幸福工程”。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