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5月13日 星期

基层减负,教育系统在行动


□本报记者 张乐琼

近日,遂昌县教育局将清廉教育工作推进会、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会、全县扫黑除恶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学习会等5个会议合在一起,用两个多小时全部开完。“五会合一”的方式让与会的校长、局机关科室负责人直呼意外。要在以往,这可得安排一周时间。

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表格,还有各式各样的评比或检查……对于五花八门的非教学任务“进校园”,很多一线教师喊出了“都快没时间教书”的心声。今年两会期间,“给学校减负”的话题也成了社会热点。

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今年定为“基层减负年”。省教育厅也在第一时间开出减负“药方”:坚决治理文山会海,清理规范各类检查评比督查考核行为,全面清理各类“大手拉小手”“XX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进教育公共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

文山会海一直被认为是基层减负路上的拦路虎。把会议精简起来、参会人数控制起来,也成为我省教育系统的一道新景象。事实上,自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来,省教育厅就一直在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其中,正式文件印发量从2016年的303件下降到去年的250件,会议数量一年间也减少了16次。

各地也纷纷行动起来。如今,每周一、三、五是兰溪市教育系统的“无会日”。“以往会多的时候,工作日天天跑局里。”兰溪市聚仁教育集团振兴小学校长黄常清告诉记者,教育教学、学校安全等各种会议指名校长参会,甚至还出现过“撞会”现象。而现在不少会议合并了,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巡课听课、管理学校。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在省内较早启动了会议“瘦身”行动。目前,该区规定每学期给校长开会不超过3次,科室长给副校长开会不得超过1次。同时,还规范了各种工作群,全区教育系统只有校长工作和校长交流两个群,其他群全部解散,以减轻学校负担。区里还开通了视频会议系统和教研视频系统,做到能线上开会的,绝不线下开。局长赵群筠说,这些举措就是为了让教师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把安宁还给学校,把尊严还给师者,把时间还给孩子。

今年1月,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就2018年义务教育段各类“进校园”活动开展专题调研,发现总体呈现出频度高、名目多、过程繁、持续时间长、参与范围广等特点,对中小学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干扰。

在省教育厅发文后,各地也纷纷行动起来,严控各类专题教育、学科或非学科竞赛、监测、抽查、庆典等非学校自主安排的“进校园”活动。如:宁波市鄞州区规定,学校(幼儿园)可对未经过区教育局审批同意的各类“进校园”活动和任务说“不”;岱山县计划建立各类“进校园”活动准入和备案审核制度,努力为学校“守好门”等。

此前,长兴县教育局对全县小学、初中、中职、普高进行过摸底调查,梳理出39项涉校非教学事项,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了52.4%,并形成活动目录。除项目名称外,这份目录还清楚标识了项目类别、牵头部门、开展时间、省市是否开展等内容。该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有了这份目录清单,校长教师心里都有谱了。

早在两年前,永嘉县就给这些活动扣上了紧箍咒,审批权一律归口到县教育局。从原先每年几十次到如今十次以内,永嘉县外国语实验小学校长戴高林发现,现在的活动少而精,学校清净了,教师们也能把更多心思花在教学科研、专业提升上。对于那些国家要求的专题教育项目,该县的一些学校也有意识将其与“人·自然·社会”等地方课程整合起来。

除建立“进校园”活动的准入机制外,省教科院调研组还建议,对标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需要,要探索包括总量控制的选择性竞争、课程整合等在内的分类调控指导策略,提升“进校园”活动的质量。同时,要创新“进校园”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引导“进校园”活动的供给侧改革,对各类有特色、高质量的活动项目予以表彰,形成示范效应。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