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5月10日 星期

校长带头“撒欢”,两周不上课光“玩”
这所学校的教师都经历了什么

□本报记者 黄莉萍

一个12天不上课、没作业的童玩节,对学生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是显而易见的。

对杭州市濮家小学156名教师来说意味着什么,却是“不可言传”的。

科学教师蓝虹只知道,五一小长假,她和很多同事一样,除了“趴窝”静静休养,一有气力,就在抑制不住地想呀想,今年哪些环节“迸发”出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哪些环节还可以……

历21稿、长67页的秩序册

这群教师真是恨不得“脑洞再开大一点”。4月30日,活动还在进行,该校2020童玩节征集令却已发放到了学生们的手中。

“我觉得最好玩的人——是和我们一起玩的老师!”一年级学生肖彬蔚用拼音认真地写着自己最喜欢的项目、觉得最好玩的人和事。他写得有些费力,但几乎没有思考。然而,在“给校长的建议”一栏,他犹豫了——“我想写‘活动再多一点’,但又想‘这样老师不是要累死了!’”这一栏,肖彬蔚最后填了“无”。

但这群“要累死了”的教师,五一假期一结束,就利用课余时间开始了个人总结、分部门总结、学校总结这样长达一周的“头脑风暴”。

这样的“头脑风暴”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018年,同样是五一前,濮家小学开启了8天的首届童玩节。然而,第一次8个全天不上课、没作业,光玩,师生们都没经验。该玩什么?怎么玩更有名堂?校长黄凤英坦言,感觉没玩过瘾,轻松有余,深度不够。因而,去年五一返校,在收到了学生们交上来的2019童玩节征集令后,教师们开始了一次次的“头脑风暴”。黄凤英更是憋了大半年在琢磨,“我们要玩出智慧、玩出健康、玩出友谊……”

在她的计划中,2019年4月24日至5月5日(包括五一和春假),童玩节从首届的8天变成了12天。黄凤英的底气在于,2018年,即便整整少上了一周的课,学生们的学业成绩依然在区里名列前茅这一事实;在于她发现,教师们不用上课,不要批改作业,却开始更自觉地研究如何将学科知识进行重组,与现实连接。

在黄凤英团队的不断思考、计划中,渐渐地,有教师开始三五成组着手童玩节各项目的申请和准备工作。到这学期开学初,童玩节围绕“玩转生命的力量”“探寻知识的力量”“触摸自然的力量”“感受偶像的力量”“汲取爱的力量”五大活动主题下的20多个项目初步成形,汇总到了副校长、童玩节执行主任徐群伟的手中。

“从3月5日第一稿出来,到4月25日童玩节已经开始,不断调整内容的秩序册整整经历了21稿!”徐群伟的电脑中,21稿都完整地被保存着。打开最后一版的秩序册,记者看到,整整67页的文档中详尽地记载了每个项目的计划、内容、场地、负责人,以及安全、应急等各类后勤保障工作的安排。

让学生玩开心,还得有收获

“童玩节像是一个小小的舞台,让我们展现各自的风采;它又像一场欢乐的盛宴,带给我们无尽欢笑与知识。”5月6日,四(3)班学生俞可欣这样总结到。

俞可欣身边的同学有不少喜欢“挑战不可能”项目中的“穿针引线”“无敌风火轮”“剥豆大赛”游戏,或者“头号玩家”项目中的“闭眼金鸡独立”“谜踪推盘”“数字华容道”等挑战,但她最期待的项目非“诗词大会”莫属。“豆蔻梢头二月初”的上一句是什么?俞可欣摸摸脑袋抓抓头,“娉娉袅袅十三余”。一鼓作气闯了五六关后,俞可欣心中燃起了一个梦想:“要是下次能参加中国诗词大会,那可就了不起啦!”

“我们二年级的STEM项目展示主题是‘磁铁的力量’。别小看这小小的磁铁,它可有大能量呢!我看到同学们利用磁铁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制作了跳舞的铅笔、旋转的爱心、跳动的小袋鼠等有趣的小发明。”二(4)班学生王梓涵的作品是一辆名叫“冲锋号”的磁力小车,“别看这磁力小车体形不大,可大费工夫了,从选择材料、设计外形、构思组装到制作海报,我整整花了两天的时间”。

“一罐彩虹糖有多少颗?”“军训的营地有多大?”“1元硬币上最多滴几滴水不外溢?”“你会做杯套吗?”……这些,是“知识的力量”主题下的PBL(基于项目)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各年级的探索主题。

“我们希冀当孩子们遇到一个‘一下子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时,能灵光一闪,创造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尝试调整,找到自己心目中最优的方法。”教师们说,“这个过程一定好嗨呦!”

这群“玩嗨了”的师生,令黄凤英大呼“有很多个想不到”。比如,在设计“无敌风火轮”游戏中,学生需要自制风火轮,那么用什么材料效果最佳又环保?需要剪多长多宽呢?风火轮如何缝制?这些问题都成了需要攻克的难关。以实际操作的问题驱动,学生就必须组队探究,进行项目学习。这个项目综合了科学、数学、劳技、体育等多学科知识,也使得这些学科的教师成为学生们不断寻求帮助的“后援团”。

开学初,黄凤英向全校师生抛出了一个问题:“谁是自己心中的偶像?”她希望学生们能通过阅读书籍、观看影片、上网搜索、课堂讨论、场景模拟等形式开展项目式研究,寻找偶像的力量。

“一群平日里闹腾的人津津有味地啃着砖头似的古书,记着长长一串经典片段及分析,除了稀罕外没有毛病。”学生俞辰佳忽然发现,身边出现了一群文思泉涌、口若悬河、表演颇具天分的同学。

“老早我就开始物色自己心中的超级英雄了:我仰慕《希腊神话故事》中力大无穷的赫拉克勒斯;崇拜《三国演义》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向往《西游记》里无所不能的孙悟空……”学生徐沈铖就这样在书海中荡漾着。

而黄凤英,更让师生们大呼“想不到”。

此后被大多数学生选为最受欢迎项目的“英雄盛典”上,开场一位蒙面黑侠手执长剑,身着披风,踩着“风火轮”飞驰而来。蒙面侠——佐罗的出现,引起了全场沸腾。

对,这个熟悉的身影就是黄凤英。

琢磨“玩”,他们“跌打滚爬”多年

童玩节,黄凤英的身影似乎无处不在。

她玩“飞牌切西瓜”,一“刀”切中,被学生们评价为“这个老师学得不赖”。“飞牌切西瓜”游戏,是六年级STEM项目“工具的力量”六(3)班的展示内容。

这游戏的创意来自一场“突发事件”。童玩节“挑战不可能”项目中有一个纸牌搭高比赛。活动开始两周前,六(3)班不少学生在教室里练习搭纸牌。调皮的学生学着影视剧中的样子,“咻”的一下把纸牌飞了出去。教室里一下子“群魔乱舞”。这一幕,让班主任叶晶琢磨了起来,“我们不如一起来研究如何让纸牌‘飞起来’”。很快,全班分成6个小组,分别从力量、距离、角度、纸牌材质等方面进行研究,怎样才能更准确地切中水果。科学教师沈佳菲一下子成了学生们课后最喜欢“追踪”的对象。

帮助学生在问题中找到学习项目,已成了琢磨“玩”多年的该校教师们的集体潜意识。

4月30日,一项67页秩序册中没有的活动临时登场。这个申请梦想基金的路演活动,其实是该校“经营”多年的农场、工场、商场“阳光三场”实践活动的STEM成果展示。“果蔬自动售卖机项目组拿到了5000元的梦想基金,自动浇灌系统项目组则拿到了4000元的梦想基金。”信息教师黄晓芳介绍,学生们将用这些钱优化产品,并进行销售。当日,评委除了黄凤英等学校管理人员,还有杭州某科技公司负责人等。

5月1日至5日,学生们开启了春假实践活动模式。“孩子们可以结伴做一些公益活动,和父母开展一次研学旅行,或者看望家中的长辈……”把学生们“成功移交”给家长后,大多数教师选择在家休息兼“吐槽”。

“忙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是进了教室就出不来,上了活动场地就下不来。”

“要想喝口水,得一上班就先把水杯准备好,否则的话,可能连去办公室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太累了!还不如多上几节课!”

“每天朋友圈步数2万起步。”

……

即便累到五一“趴窝”,教师们感觉自己明年还可以再放开些,“和学生一起玩得更嗨一些”。他们还暗自期待,“孩子们的春假实践活动一定会带回来很棒的实践报告”。毕竟,两年前学校农场有了“猪宝堡”后,就出现过《五只小猪的“未来”去向》这样“脑洞大开”的调查报告。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