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教经纬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4月29日 星期

打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汪 恒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发源地,然而长久以来,各类成果和创新资源从实验室到生产一线的转化之路并不通畅,导致很多创新成果甚至处于闲置状态。

在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当下,让高校创新资源“活”起来变得越发重要。近年来,我省高校通过主动对接地方、释放制度红利和扶持师生创新创业等方式,努力增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效,缩短转化周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地方“联姻”,成立高校研究院

义乌企业浙江森宇有限公司近两年来在铁皮石斛产业上迎来了快速发展。先是牵头承担的相关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最近又在铁皮石斛化妆品的开发上取得突破。幕后的重要“功臣”要数浙江工业大学义乌科学技术研究院。两年前,正是在他们的撮合下,企业与浙工大药学院研究员、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陈素红建立起了科技合作关系,研发至此走上了“快车道”。

人才是义乌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2014年成立的浙工大义乌研究院发挥高校的创新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为义乌当地集聚大量人才。其中,既有中外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也有大批高校师生。“每年进出研究院的浙工大师生就有1万人次。最多的时候,研究院里同时有260多名研究生在做项目。”研究院执行院长钱佩忠介绍。

同时,研究院还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孵化上表现活跃。研究院每个月走访企业100余次,每年合作的企业有100多家。“我们会按主题把高校科研人员和企业聚到一起,也有专人深入企业了解需求,此外还聘请了一批科技经纪人做好信息联络工作。”钱佩忠说。5年下来,研究院取得的横向课题经费达2亿元左右。

作为高校无缝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近年来,像浙工大义乌研究院这样的高校地方研究院在省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浙工大就建立了21所。然而地方研究院要真正“融入”地方,依然任重道远。“比如高校、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有价值追求方面的差异。我们会对合作项目做全面的评估,只引进在高校里不具备中试放大条件的项目,以增强产学研合作的效果。”钱佩忠说,“同时,地方研究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重管理轻运营’,要尽快完善自身的‘造血’功能,积极探索市场规律。”

改进机制,为成果转化“松绑”

科研成果价值千万,自己成为企业股东,这是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恭楚博士此前不敢想的。去年下半年,李恭楚团队的一项成果——“溶瘤痘苗病毒改造技术”以专有技术作价1750万元与广州功臣投资企业进行了合作。这也是省属高校中首例千万级的作价入股案例。

“早些年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程序复杂,而且存在多重政策风险。高校教师享有的收益比例也没有如今这么高。”浙理工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琪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浙江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人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的通知》等陆续出台,为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师带来了“定心丸”。不少高校根据政策精神,进一步加大鼓励支持力度。比如,《浙江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中规定对重要贡献人员的奖励比例下限为70%。浙理工等高校在这个基础上提高到90%。即在成果转化中,成果完成人和学校的奖励比例分别为90%和10%。

得知李恭楚的成功案例后,来浙理工科研院打听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教师多起来了。“大环境在变好,高校科研工作者的智力付出得到更多认可,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政策导向明晰后,企业也看到了高校里这块科技成果的‘宝藏’,更愿意洽谈合作。”张琪说。

除了分配机制上的改革,高校的人事评价体系也开始出现松动。以浙理工为例,教师职称晋升办法中已增加了社会服务与推广型教授评审类型。今年,学校还计划将其单列,继续完善相关评价体系,不再以论文作为此类评审的依据。

师生双创之“种”长成大树

在颜色检测领域这个领域,杭州彩谱科技有限公司有着“隐形冠军”之称。实际上,这家公司由高校教师一手创办,几年前在中国计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迈出第一步并逐渐壮大。

2009年建立的中国计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目前省内现有的6家大学科技园之一。园区内70%以上的孵化企业从事计量、检测、质量等方向,紧紧依托中国计量大学相关优势学科的支持。“高校科技园不能千篇一律、重复建设,要突出专业化。”科技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入园的项目中,出自学生和教师的占到了80%。“师生们的项目往往源于实验室,多数停留在雏形阶段,要直接满足社会需求,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园区负责人说。为了和市场顺利接轨,园区为他们请来院士、博士后等把脉方向,聘请创业导师,并组织创业沙龙等。

一般情况下,园区内企业的孵化期为3年。然而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头三年也是危机最多、最易夭折的时期。园区提供有“种子基金”、法律和财务支持,还帮助他们申请相关创业政策扶持、促成融投资等,来减少企业面临的各种压力。

建立10年来,共有近200家企业在这里完成了创业课的“修炼”,走出园区,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大学科技园要用好背后的科研、师资等力量,做好服务工作。和社会机构相比,高校科技园在融投资方面普遍偏弱,这也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园区负责人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