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做到了优秀,只是坚持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返校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时,胡鸿藻如是说。
近日,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安排的一场专题讲座上,已经毕业4年的校友胡鸿藻回到母校。虽然才20岁出头,但略带稚气与羞涩的他早已评选为杭州市劳动模范,成长为食品雕刻行业的“大师”。
2012年,胡鸿藻进入柯桥区职教中心就读于中餐烹饪与膳食营养专业。刚步入职校的他对自己的前途非常迷茫,虽然选择了烹饪,但是不知道毕业之后该何去何从。也是在那一年,柯桥区职教中心开始在烹饪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学校先后与当地的永泰望湖等酒店达成合作办学协议,2010级烹饪专业的31名学生拜大厨们为师,“一对一”学手艺。
吃、住、学习、工作都在酒店,还是带薪学艺……在班主任高国明的鼓励下,胡鸿藻渐渐地对烹饪专业产生了兴趣,不仅想要学成学精,还立志要当一名烹饪教师。有了这样的决心,一到课余时间,胡鸿藻就用萝卜练习雕月季花,教室里的垃圾桶几乎每天都被他的雕刻废料塞得满满当当。
在酒店里,真刀真枪的实训更是让他的技艺突飞猛进。“由于在学校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实习期间做食品雕刻师也很顺利。”胡鸿藻回忆说,“一对一”学艺不仅有知识的积累和心态的成熟,更有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实训教师傅也不止一次称赞他,虽然话不多,但谦虚好学、肯吃苦、会钻研。
正是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胡鸿藻很快脱颖而出,并加入了学校集训队。2012年,他获得绍兴柯桥区青年职业技能比武大赛二等奖,随后又摘得全国烹饪技能竞赛中冷拼雕饰类铜奖等荣誉。
看到实训结合人才培养成果的柯桥区职教中心,在随后几年里把现代学徒制试点拓展到3个学院、18个专业,组建了9个专业教育集团、2个职教集团,与300多家企业或行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浙江试点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学校也成为首批35所中职教育课程改革试点校之一。
2015年,已经毕业的胡鸿藻参加第六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竞赛。经他的巧手制作,由南瓜、芋头、青椒、萝卜等雕成的《双喜临门》让人眼前一亮。最后,这幅作品获得雕饰项目金奖。2016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不满20周岁的胡鸿藻正式当选杭州市劳模。
“对专业执着的热爱、不惧挫折的坚定才是胡鸿藻成功的根本原因,而这一切与学校开展学徒制试点改革不无关系。”柯桥区职教中心校长赵百源说,这一育人模式最大化地保护了学生的选择权,使专业无缝对接产业,为中小微企业“私人定制”产业技能人才、实现学生高端就业提供可能。
据了解,除胡鸿藻外,过去5年里该校还先后培养了30多位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中不仅有世技赛国家集训队成员,也有不少创业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