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3月15日 星期

乡村家校共育亟需示范、引领


□陈小红

众说问题,聚焦教育症结

我是一所小规模乡村学校校长。2017年8月我刚上任时,曾找过很多教师聊天,主要话题为“在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你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教师们的答案几乎都聚焦在了家庭教育上。

家校共育度不强。农村家庭中,甩手掌柜式、放羊式家长居多。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心理、成长等方面关注不多,陪伴太少,方法简单,教育无力。学校平时布置的阅读、朗读、实践、体育作业等,交的往往都是“空白卷”。

家庭和谐度不佳。让人惊讶的是,乡村学校中单亲、离婚、再婚家庭数量超出了想象。除此之外,家庭关系不够和谐等问题也十分突出。这类家庭出来的学生大多缺乏安全感,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生活学习缺乏目标与动力。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在广泛听取教师、家长、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我校尝试借助微信群平台,探寻乡村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的路径和策略。

“挑战100”,你我共坚持

不久后,我发起“挑战100”的倡议,号召教师、学生、家长加入到挑战队伍中,或阅读,或练字,或朗读,或运动,或孝亲,或家务……天天坚持,并且将每天坚持的足迹发到班级微信群中,大家互相鼓励,互相监督,看谁能做到坚持100天不间断。

“挑战100”,说说容易,做起来实则不易。五(3)班学生紫茗早上一到校就开始拼命补前一天的挑战项目“练字”,写好后交到语文教师手中,面露羞涩地说:“老师,昨天我忘了完成挑战项目了,今天早上补好了,我补了两张,能抵昨天的吗?”“不行哦,我们的约定是,一旦间断要全部清零,你的挑战要从头开始哦。”这样,大家都知道,即便已经坚持了37天,紫茗的“挑战100”又要从头开始。

四(2)班小马的爸爸经常要外出打零工,但和儿子约定一起坚持的阅读项目,他一天也没停。去年4月的一天,他照例外出到一个工地打工,22时19分,他在班级微信群中发出了一张图片——一张简陋的桌子上放着一杯茶、一本书、一支笔。随后,他又发了一句话:“工地上的坚持阅读,也让我快乐。”第二天,小马的班主任将信息截屏后发到学校教师微信群,全体教师无不为之动容,也更坚定自己“挑战100”的决心。班主任又找到小马,用爸爸在艰苦环境中仍不忘坚持阅读的事迹鼓励小马,小马信心倍增。

就这样,我校教师、学生、家长借助微信群平台,行走在挑战与坚持的路上,100天、200天、500天……2018年6月,我们对参与“天天阅读”项目进行不完全统计:参与学生416人次,一年来,各班人均读书15本,人均阅读量约150万字;参与教师85人次,人均读书10.7本,人均阅读量约189万字;参与家长43人次,其中坚持阅读满300天的有2人,200天的有18人,100天的有23人。渐渐地,哪怕在外打工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也开始和孩子一起坚持做同一件事,用自己的坚持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在这样的坚持中,家长对孩子、班级和学校的关注越来越多,家校合作更顺畅,家校共育更有效了。

“梁声美文”,陪伴有质量

当下,压在乡村父母肩上的生活压力还是挺大的。不少人因此无暇顾及儿女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做人处事、理想志向等的引导与教育;更多的人虽有教育之心却鲜有教育之法、教育之力,造成亲子之间抵触、抗拒,甚至关系淡漠。

为了让乡村孩子在寒暑假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乡村家长能学习家庭教育、亲子沟通之法,我们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专门开辟了“梁声美文,邀你共听”栏目。教师们通过自媒体对一些美文、美篇、美章进行配乐录音,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给家长,倡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坚持每天倾听,听后交流,谈论自己的观点。到今年寒假结束,我们先后录制了4本书。《妈妈的麻花辫》《第十条小鱼》,让乡村家长和孩子们知道亲子间的相处、沟通可以是这样美好、温暖的;《做个最棒的女孩》引导女孩修炼高贵的气质,强化自律意识,锤炼自信、自立、自强的品格;《做个最棒的男孩》引导男孩修炼坚定的信念,强化自律意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进而拥有快乐的人生。对于家里没有智能手机的留守儿童,学校把移动平板借给他们,通过“之江汇”教育广场平台的班级空间准时收听,每天两篇,雷打不动。

把微信群作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成长的平台,家校合作步调会更一致,家校共育效果会更好。作为乡村学校,我们已经尝到甜头。

(作者系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中心小学校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