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3月6日 星期

做强服务 打造校地共生共赢共同体


□本报记者 言 宏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加快高校建设步伐,促进其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智囊团”“创新源”和“人才库”,需要政府和高校形成共生共享共赢的发展合力。正因为如此,高校发展要扎根地方,与行业合作办学,将学校发展方向、学科建设重点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发展结合起来。同时,高校内涵建设也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获得长足动力和源泉。在推进高教强省战略的进程中,浙江省把推动校地合作、做强服务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厘清高校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人才

推动经济发展,需要大批人才。浙江是制造业大省,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对“适销对路”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要构建起从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高校需要对接浙江创新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的现实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历史和特色,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比如浙江财经大学70%以上的生源来自浙江,85%左右的毕业生在浙江就业。学校培养的是适应浙江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该校党委书记李金昌认为,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以完全学分制改革为突破口,实行专业准入准出制度,建设与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产业契合度较高的课程体系,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杰认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踏实的执行。要坚持需求导向,对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和专业布局,强化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人才培养改革,实现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对接和最优匹配。积极构建学校、政府、企业、行业联合培养的体系,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地方产业升级、高校人才培养共赢。另外,要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跨界教学团队,开放研究实验室,促进科教融合,实施小班化、个性化、项目化、国际化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机制创新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样态

发挥学科特色和深化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两个突破口,需要高校明确重点,加大投入,强化优势特色,促进一流学科扩量提质。《意见》提出,要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遴选一批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支持,并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高校书记校长们都认为要围绕浙江“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和“四个强省”“六个浙江”以及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等重要战略部署开展深入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只有融入地方、扎根地方,才能根深叶茂。因此,要做好优化学科结构,做强龙头学科,促进与地方融合等工作。如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海洋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海洋学院注重引领实现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重点解决海水养殖等关键技术,以实现浙江省现代渔业的良种化、健康化、装备化、农牧化的区域创新,学科背后对接的是百亿产值的行业。

深化产教融合,大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建立健全机制,推动地方发展与高校发展对接、高校建设与企业需求对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校办学实力提升,这是共同努力的方向。

深化校地融合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提高办学水平,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校地双方必须切实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打造命运共同体。这需要高校具备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贡献地方的办学理念,加快推进校地融合,着力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而高校也需要政府的支持。2018年10月,丽水市委出台了推动丽水学院建成服务绿色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大学,明确每年投入2500万元用于本科建设;市委市政府全额保障该校校园基本建设和人才引进的经费。嘉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大力支持嘉兴学院创建嘉兴大学、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的决策部署,设立了9亿元专项建设经费,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而绍兴市也出台了有关政策,支持绍兴文理学院创建绍兴大学,首先确保8亿元建设资金足额到位,并提供政策支持。

高校创新与地方合作的方式,尽力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地方,同时根据地方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成立有关研究学院或者打造政、校、企合作平台。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嵌入式校企合作机制,创办和搭建浙江物产中大管理学院、E揽全球产学研创新基地、“一带一路”研发与培训中心等平台,为企业发展和走出国门提供了渠道。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围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石油化工等地方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强跨专业资源整合,推动专业建设由“对接服务产业”逐步向“提升产业”发展。

校长们认为,高校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也进一步壮大了自己,获得内涵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