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课堂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3月1日 星期

教师使命在传道 前提自身是有道


□姜荣根

什么是“教师”?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但许多人是懵懵懂懂地报了师范专业,大学毕业后自然而然地到学校求职。他们成为教师之后,对自己的身份和岗位的理解往往并不深刻。同时,“教师”这个名字在社会上存在种种误解甚至偏见,许多年轻人对作为教师的自己并不认同。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想要给职业生涯设定一个明晰的方向,这个问题是必须要认真思考的。

韩愈《师说》中的名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教师的作用分成了三个层次。最基本的是“授业”,就是教授书本、字面的一些知识;之后是“解惑”,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最后则是“传道”。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还远远称不上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式地讲授知识,那不过是会发声的课本而已。

所谓的“解惑”,不仅仅是简单地解答习题试卷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答小到知识的内在原理,大到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困惑。这些问题,教师有的能回答,有的同样有困惑。这个时候,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探讨,或者向能回答的人请教,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这个“解惑”的过程,就是蕴含学习和传授“道”的过程了。

对于“道”,历来有众多的解释和阐发。“道”从本义上来说就是“路”,引申为原则、规律、道理等。朱熹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

在科学领域,“道”就是各种科学规律、原理;从生活的角度说,“道”就是各种处世的原则;它还可以是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的各种理解……这些都是可以作为精神财富传授给学生的,可称之为“所传之道”,这是教师面对的第一种“道”。

第二种“道”,是教师作为个体的人所遵守的原则和保有的信念。

有人感叹现在的人没有信仰,其实每个人都是有信仰的,只不过在浮躁的社会里,有些人信仰的是金钱和权力,放弃了道德、尊严和感情,做金钱和权力的奴隶,丧失了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意义。

人活一世,总得做点什么,相信点什么,如果只是吃喝拉撒睡,那就白来这世上走一遭。所以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会不断地追求生命的意义。作为一名教师,也会有自己值得信奉的东西,并且坚持下去。这就是教师的“道”,有了这样的“道”,一个人才能成为教师,才被人们所尊敬。所以我把这第二种“道”叫作“所持之道”。

“所持之道”和“所传之道”是紧密联系着的,教师只有坚持“所持之道”,才能尽心地传授“所传之道”;而在传授“所传之道”时,又能对自己的“所持之道”有所增益。

“所持之道”是教师珍贵的财富,也是值得传承的。

因为人和人的差异,每个人所理解的“所持之道”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因此,没有唯一正确不变的“所持之道”。

但既然是道,就有其普遍之处,就会有一些大家都认同的基本观念。孔子对学生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说,他的“道”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

后来其他学生问曾参,孔子说的是什么。

曾参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就是说,孔子的“道”,基本观念是“忠”和“恕”。

朱熹解释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应用在教师的“所持之道”上,“忠”就是竭尽自己的全部能量。不是向权贵效忠,不是向权威效忠,而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原则,诚心诚意,毫不动摇。

而“恕”就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同时坚持以自己的原则面对他人,把自己认为有意义的“道”传播给他人。

例如,被传为美谈的衢州三位“最美教师”,因为发现学生没来上学,他们及时家访,挽救了煤气中毒的母子三人的生命。他们身上就体现了教师应有的“忠”和“恕”。他们之所以会那样做,是因为他们忠于内心的责任,忠于对学生的爱,忠于对生命的敬畏,是“忠”的体现;同时把自己对责任和爱的坚持落到了实处,尽心地去解决当天发生的问题,无意之中救了学生一家,则是“恕”的体现。

衢州三位“最美教师”贯彻了自己的“所持之道”,而他们的事迹也成了“所传之道”中的宝贵部分。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还写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本意是哪里有“道”的存在,哪里就有教师,因此每个人都能够学习“道”。也可以理解为:“道”存在的意义也是教师存在的意义。不仅是因为教师的作用是传道,还因为作为一位教师就应该拥有自己的“所持之道”。

为师者,请设想一下:当有一天我们两鬓斑白,垂垂老矣,生命来到最后的一段日子,回想起来,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会是什么呢?我觉得,如果是有多少学生上了国内外名校,有多少学生在我退休后还会前来看望,甚至有多少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这样的人生境界还是低了一点。为师者能否问心无愧,对自己的儿孙说:我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尽心尽力的,这一点没有因为种种困难、危险和诱惑有过动摇。

这就是我对“教师”这个词的理解。

(作者为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全国模范教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