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1版: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月25日 星期

先学后教,构建数学实效课堂


□东阳市吴宁二中 严时强

著名数学家哈尔斯说:“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己去动手。”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学会学习。先学后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练中学,在交流质疑中学,在点评反思中学,有利于学生当堂掌握知识,提高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

一、课前预学,尝试练习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预习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准确地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和关键。教师编写出导学案,引导学生用“三读”预习法:初读,了解新课内容;细读,逐字逐句读,边读边思考理解,划出重点知识和疑难之处;精读,重点知识和疑难之处反复理解,对仍有不太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有待于上课时解决。然后学生尝试完两、三个练习题检测预学效果。这样,学生在进行预学时,就有了明确的目的。

二、课上再学,合作交流

新授课教学内容一般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定义、定理、法则等概念或公式,后部分是运用前面的概念或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因此,这类课型在运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课内再学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出示教学目标,结合课前预习和尝试练习的反馈情况,给学生提出基本任务和深层自学任务,及通过自学应达到的目标,时间要求为5分钟。以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为例,我是这样安排自学任务及目标的。

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同和不同之处。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要抓住哪些要点?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比较。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想一想:为什么要限制a≠0。

关于x的方程ax2+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吗?在什么条件下是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是一元一次方程?

2.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注重组内帮扶

将学生按学习水平进行异质分层分组,每组4~6人。二次预学后要求在组长负责下学生交流自学成果,每位学生轮流回答预学要求中所设问题,并生成小组结论由记录员作简要记录,确定一名学生在班级交流中汇报作答。一般组长固定,记录员和汇报员组内成员轮流。以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为例,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学并完成教师安排的自学任务,对一元二次方程有了初步理解,并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也有一部分学生自学能力与理解能力稍差,对一般形式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得不够,这时就体现出小组交流的重要性。

小组交流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他们会把预习与自学中的困难拿出来相互讨论,共同解决。分组坚持均衡的原则,这样便于学生主动参与,相互讨论,解决问题。并要安排组长负责组内的讨论,把组内形成的共识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融入学习活动之中,为所有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和自我改变的机会,同时让不同的思维方式相互沟通,这样会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讨论中主动去探索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形成主动质疑的能力。

3.组际交流,点拨反思,注重质疑

鼓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大胆质疑和优化。在交流过程中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信息能够多向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参与、主动参与,大胆质疑与相互释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主动探究的热情,真正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组际交流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概念法则理解更透彻或解题证明方法更多样。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在理解概念时,部分学生没抓住方程两边都是整式这一特征,不清楚为什么二次项系数a≠0。关于x的方程ax2+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吗?在什么条件下是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是一元一次方程?通过交流点拨,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训练。该过程既培养了学生丰富独到的思维品质,使教学由传授知识向开发思维引申,也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多问为什么,敢于发表独到见解的创新意识。当然,在“先学”中容易集中犯错的地方,或者学生无法凭借自身能力去解决的地方,教师还应点拨和讲解,并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系统总结,指导学生提炼规律和掌握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有各种不同的体会和经验,教师要允许学生作出反馈,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激情,并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实施策略上,“后教”不一定由教师讲解,小组讨论、组间答辩、师生相互质疑等都可以作为“后教”的形式。

4.尝试练习—交流质疑反思归纳—再练习—形成技能

要把课上学习的知识升华为实际应用能力,必须进行反复练习。这一环节要保证20分钟以上的时间,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出有层次、有梯度的训练题目,既要有巩固知识的训练题,又要有培养能力的训练题,不苛求学生全部都能完成。其实,所有的学生都有全部完成的欲望,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定的教学目标便能逐渐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