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月9日 星期

打造中国教育的新高地
——我省推进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张乐琼

今后将有更多学生有望享受到优质虚拟现实(VR)教育资源,得到名师指导,参与课题研究与企业项目,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或创业。这是日前长三角虚拟现实教育资源一体化共享研讨会上传来的好消息。

长三角是中国文化、教育创新的沃土。如何加快这块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抉择之一。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积极提倡建立长三角协作机制。步入新时代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是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

教育协作是使命,是愿景,更是责任。近年来,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不断完善长三角教育协作机制,拓宽领域,深化内容,创新形式,携手共创教育改革发展大格局。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说:“这些年的协作,让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只有推进理念互通、人才互用、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加快打破地域的壁垒和障碍,强强联手,众美辐辏,才能激起改革发展的一池活水,焕发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的满园春色。”

教育协作“十年磨一剑”

在去年的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上,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的“上城经验”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而这个论坛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年年探讨新议题,在智慧教育、面向未来的教师核心能力发展、差异教育研究等方面碰撞火花,为各地教育改革献智。

而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也是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代表长三角教学科研最高水平的6所名校就自发打破传统的学术壁垒,打造中国式的“常春藤盟校”——长三角名校联盟。如今,三地6校的联盟已经发展为四地8校的新阵营,合作办学的热潮一浪胜过一浪。

然而,民间的组合却无法破解深层次的合作发展问题。推进一些教育改革需要多方合力,打造中国教育的新高地更是亟待政府、民间等的同向同行。2009年,在首届长三角教育协作会议上,江浙沪三地达成共识,建立了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商机制,决心打破体制壁垒,实现区域联动协作发展。

随着2011年安徽省的加入,教育领域的协作层级越来越高。在2018年召开的第十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上,首次迎来了各地分管教育的副省(市)长,并设立了专门的研究院为具体办事机构。会议提出了“更高质量一体化”的总体发展目标,并制定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基本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联动发展的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机制;到2025年,整体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携手打造并初步建成全球卓越的教育区域创新共同体。

亲历了这些年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的风雨历程,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吴永良感慨:“从自发协作,到迈入一体化发展新阶段,从教育系统内部的峰会,提升到政府分管领导主导的活动。长三角教育协作,可谓十年磨一剑,十年再出发。”

形成多方协作的局面

在去年10月举行的长三角联合师资招聘会上,仅一天就签约了22名优秀毕业生,其中不乏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学生。对此,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副局长陆依布高兴地说:“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招聘会就有大丰收,不仅高效,招到的准教师也都比较优秀。”

合作的平台建起来了,四地合作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职“双证融通”专业改革、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不断融通,先后签署了42项合作协议,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有序流动。其中,长三角地区本科高校间的交换生计划被媒体称之为区域高校合作、共享资源的点睛之笔。

从2014年起,“985”高校、“211”高校、省属高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同类同层次“对等互派”、交叉互派,已惠及3000余名大学生,他们因此享受到了跨省市同类高校优秀师资和优质课程资源。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负责人说,学校十分鼓励学生参与长三角交换项目,一来高校办学模式各具特色,王牌专业各具优势;二来学分互认,不增加额外学业负担。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协作项目之一,每年由江浙沪三地教育报刊总社和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联合举办的长三角地区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也是亮点多多、精彩纷呈。13年来,教育界人士互通有无,共商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计,从单一的线下交流发展到网络同步全程直播,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各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此外,各种跨省教育交流的论坛、赛事也出现了“井喷”,它们涵盖基础教育、幼儿教育、社区教育、民办教育、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班主任基本功等方方面面。还有数字教育资源合作建设、中职教育实训基地共享、基础教育联动发展、千校网络结对交际联盟等,也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黄亮说,在每年一批批省市间政府协议项目和重点支持的各区校自主协作项目带动下,目前已经形成了区域内政府、学校、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区域协作的良好局面。

谱好长效协作的篇章

上个月,海盐县展示了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年度合作成果。自合作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样本县项目以来,该县的4所现代化样本校、13个现代化特色项目建设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也让海盐坚定了走借智发展的教育之路。

近3年来,嘉兴全市上下把“沪嘉教育同行”作为一项大工程来抓。既有教育行政部门层面的全面合作,又有校际结对。统计显示,该市超过三成的学校与上海的同行开展了骨干教师培养、学生研学旅行、教科研活动、创新实验室和学科资源教室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等方面的对接与资源共享。

2017年9月,湖州帕丁顿双语学校迎来了第一批学生。拥有STEAM中心、图文信息中心等极具智慧特色的现代化校园让人耳目一新。这是湖州引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打造的一所新校,以满足老百姓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我们将建一个符合湖州发展要求的国际化海派教育、现代化教育示范园区,涵盖0~18岁学校教育、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该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湖州已准备做好全方位、多层次、长效化接轨长三角优质教育的文章。

此外,区域内的高校也互动频繁,建立起了相互交流与协作的良好关系。为加快建设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部分专业与长三角地区强校优势专业“抱团”,其中国际贸易、互联网金融等专业牵头建设国家教学资源库,国际商学院还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一套培养跨境电商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体系;湖州师范学院6名教师被遴选为苏州大学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导师,双方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各1人……

随着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的签署,长三角三省一市将实现新时代区域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在最具优势领域首先开展合作,在若干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在标志性领域实施引领性合作。这些年的携手同行,也让我们坚信建成中国教育的新高地已为时不远。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