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

从课程建设的视角实施课程


□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 方红峰

教师群体观念是在实践中转变的,能促使教师转变观念的实践是需要恰当的政策和措施支持的,也就是要解决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实施的技术问题。从技术层面讲,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实验有两个难题:一是教材难编,二是教师难适应。课程专家富兰认为,“课程实施是将有关的变革付诸实践的过程。实施与采用不同,实施关注的是在实践中真正变革的程度和影响变革程度的因素”。我们的体会是应当将教材编写与教师适应作为课程实施环节,通盘来考虑。

第一,将改革的意义以及改革推进的路线描绘清晰。为此,我省一方面通过政策宣传和培训让教师理解改革的意义,并在实验过程中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不断地修订教科书,使教师和教材两者尽可能地取得改革方向的共识;另一方面,提出了实施的路线图,即用大约6年的时间适应,然后逐步提高,开始时要求3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独立承担课程教学,45岁以上的教师可以只教某个年段,这样既使课程方案得以实施,又降低了改革的难度。

第二,在政策上给教师以充分的职业安全感。一是在师范大学设立主辅修制和科学教学专业,中小学职称中单设初中科学教师系列,评选初中科学特级教师,各级教研室配备专职的初中科学教研员,规定初中科学教师周课时数为12节等。二是为科学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课改时用了3年时间对科学教师进行课程的全员培训,建立省、市、县、校四级教研网络,在全省开展科学教学疑难问题研究,加强实验室设备建设,配备专职的实验教师,建设全省免费共享的科学教学网络资源,制定初中毕业学业科学科目考试标准等。

第三,争取改革的良好氛围。改革之初,通过向政府部门、社会大力宣传以获得广泛的理解,甚至由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自主选择采用合科教材还是分科教材,使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在激烈的争论中得以健康发展。初中综合科学课程被广泛接受后,就以教学研究来提供综合科学课程实施的专业支持,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课题研究,以课题的研究促进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以课题的研究促进综合科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鼓励学校创造性地实施综合科学课程。课程实施最主要是落实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就学校自身而言,主要是学校文化、教师的知识、教师的信念、教学资源等,这些因素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学校的课程实施。如单就教师备课这个环节,许多规模较大的初中学校,往往有意识地将原不同专业毕业的科学教师搭配在同一年级,发挥集体备课的最大优势;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往往几所学校联合形成中心教研组,每星期定期共同研究教学问题。再如教学方式变革方面,有的学校重在研究课堂教学流程的技术,有的学校则专心于研究如何开展微型的探究实验,也有学校着重于有效作业的研究,更有学校研究科学课程学困生的帮扶办法等。因此,在学校层面,不应当统一推行一个模式或一种方法,而应当充分调动广大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因为适用的才是最好的。

浙江省30年初中综合科学课程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这种经验也许只适用于浙江此种条件和环境,但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教师观念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初中综合科学课程也应当进行及时的变革,教师与课程两者似乎始终是“协同进化”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