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田莘耕中学校长 陈 林
面对社会进步的挑战,学校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已无法应对。而增设跨学科课程进行跨学科教学,创设多层面、多角度、多学科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性能力的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纳。怎样可以更好地践行跨学科教学,有以下四个着力点可以关注。
一是唤醒教师的跨学科意识。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采用分科教学模式,适宜于学科知识的高效、系统掌握,但也存在学科壁垒森严、与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不符的弊端。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跨越学科边界,创设更为生活化、情境化的问题解决环境,促进学生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发展和形成。
二是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跨学科教学由于涉及多学科教学和问题设定的特点,师生的素质、能力要求较传统教学高很多。教师应该从课堂的领导者向组织者、学习者转变。学校应该在确立了课题的基础上,组织教研组以课题为单位进行跨学科备课。
三是依托课程,促进师生“深度卷入”。浙江省现有课程体系中,科学学科就是比较成熟的将物理、化学、生物等进行高度整合甚至是融合的课程,其实施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初中的劳动技术课也是融合了美术、物理、化学数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课程。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跨学科项目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
四是以广泛的社会资源为依靠。跨学科教学旨在培养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性人才,跨学科教学就不该将学生囚禁于象牙塔中。学校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的同时,更要借助社会的力量。比如,学生周边社区、医院、商场、银行、机场等都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研究课题、数据及实践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