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5月30日 星期

为什么愈学名师愈迷失


□王崧舟

常听一些年轻教师抱怨:不听名师的课,自己还能上课;听了名师的课,自己连课堂都不敢进了。我年轻时,也有过类似的抱怨。这不禁让我反思,为何愈学名师反而愈迷失了呢?

不久前,我了解到美国出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主流的高等教育模式“密涅瓦计划”。大学阶段第一年,主题是“基础”。与传统的大一课程不同,内容是直接将知识课程与四种极为重要的方法论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年,主题是“方向”。学生跟导师一起,从艺术与人文等五个方向中,选择自己从事的专业。第三年,主题是“专注”。学生深入各自专业方向的领域内部,培养精深的专业技能。第四年,主题是“整合”。重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虽然这种近乎颠覆性的教育模式对全球化人才培养的效果究竟如何还需时间加以检验,但该计划给“未来学习”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案。

缘何愈学名师愈迷失?“密涅瓦计划”似乎藏着破解之道。据我所知,名师培养已经涌现出大量实证性成果,名师培养模式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遗憾的是,成果虽丰硕,模式亦丰赡,但鲜有人站在普通教师的角度对学习名师进行既宏观又微观的实证性研究。

所以,愈学名师愈迷失的原因首先是基础出了问题。一线教师学习名师,首要的是有批判性思维、审美想象力、系统思考等这样的“基础”。其次往往是一种方向性迷失。很多一线教师更感兴趣的是学习名师的方法,对方法背后的方法论思考、价值思考、哲学思考(方向)等往往无动于衷。比如,名师的课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实施,这样评价?名师的课,历史地看,有怎样的变化、变动、变革的轨迹?名师的课,如果你来上,差异在哪里?名师的课,与其他人的课有什么不同?名师的课,在学科层次、课程论层次、教育层次上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不能专注,也是迷失自我的重要原因。在学习名师的过程中,许多一线教师往往缺少“专注阶段”。他们从一开始就什么都想学,他们临摹任何一位名师的课,他们知道每位名师主张什么、擅长什么,他们追随各种流行的名师、努力成为流行名师的忠实粉丝。导致学得越多,得到的越少。

最终的破局,在“整合”。整合的本质,就是成为自己。迈入“整合”,你就能了悟,原来,所有名师的智慧、情怀、胸襟、底蕴、品格、境界,我本具足。整合是学习名师的最高追求,它的标识在于开发自己的代表课例;确立自己的教学理念;创造自己的教育叙事;成就自己的专长领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