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5月9日 星期
让失爱儿童离校不离教
兰溪有支“联村导师”队伍


□本报记者 张乐琼

“黄老师,你上周末在村委会里教我画的那个大公鸡,远在北京打工的爸爸妈妈看了,都说我画得真好!”兰溪市马涧镇横木中心小学教师黄秋野踏入二年级教室准备上美术课时,学生仇康羽兴奋地说。

在兰溪,目前有近200所学校正在开展教师联村包干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的活动。

地处浙中腹地的兰溪是劳务输出大市,常年在外打工者较多;另一方面,随着当地产业园区的大规模建设,光膜、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又加大了用工需求。所以,全市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占比超过了15%,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由于失管、失教,导致这些孩子在习惯养成、个性塑造、身心健康等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兰溪市教育局局长李益民说,孩子下课后的学习和安全是家长们头疼的问题,而且个体情况复杂,传统的家访捉襟见肘。于是,该市推出了“联村导师”制度,让全市教师动起来,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走向更偏远的村(社区)、家庭,串联起关爱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的服务链。

早在2005年,横木中心小学就倡议党员教师按村包干留守儿童,这也是“联村导师”制度的雏形。兰溪市教育局督导科科长胡京华介绍说,学校精心选派党员教师或具有家庭教育指导经验的教师担任“联村导师”,学区内每个村至少一人,要求走村入户,摸底排查,深入了解学生的校外情况,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公益管护、学业帮扶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这些孩子“离校不离教”。

徐嘉杰是马涧镇横木村的一名留守儿童,长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平时缺少管教。联村工作开展后,横木中心小学教师陈华芳一方面向他的各任课教师了解情况,一方面到村里了解孩子及其家庭面临的困难。为了让徐嘉杰早日走出失管、失教的困境,她一边为徐嘉杰辅导家庭作业,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带着他参加趣味美术课、“大手拉小手”爱护环境宣传、给孤寡老人献爱心等各种活动,让他体验爱与温暖。

目前,横木中心小学为学区内6个村各配备了1~2名联村导师,覆盖60多名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在整个马涧镇,共有19所中小学(幼儿园)参与了“联村联户”活动,共涉及33个行政村。该镇教育党总支舒鹏程说,镇里专门设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支持联村导师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学生生涯规划、村落党史革命等。

“联村导师”怎么“导”?李益民说,落脚点在儿童的健康成长上,不仅要问需于民,细致真实地体察群众困难,还要因地制宜,帮助孩子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成为正能量的实践者。

范院坞村是游埠镇汉畲两个民族聚居的特色村落,又是兰溪唯一一处范仲淹嫡亲后裔的聚居地,文化底蕴深厚。作为这个村的“联村导师”,兰溪市游埠镇金湖辅导完小教师丰燕妍一直思考着如何用醇厚的村落文化去涵育孩子。所以,她一有空就带上结对学生走进闲置的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廊”,了解民风民情、名人名士、民俗文化。通过向游客解说,这些小小“讲解员”渐渐爱上自己所在的村落,增强了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自我认同感。

此外,联村导师们还结合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绘制美丽乡村等与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的主题内容,开展了一系列适合学生参与的、能够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活动。游埠镇教育党总支书记雷闪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村里的未来,需要大家一起来培育呵护,之所以家、校、村合力,为的就是通过改变学风、班风、校风、教风,来促进家风、乡风。

记者了解到,“联村导师”这一活动还得到了兰溪市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等多部门的关注。该市市委副书记范冬岩说,教师通过联村联户,主动了解并回应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教育的“精气神”润泽乡村,不仅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有了重要依托,而且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