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月29日 星期

十多年攻关取得“进步”


□本报记者 李 平

通讯员 王利明

“从2006年开始,经过10多年持续攻关,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谈及“鱿鱼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医药学院教授方旭波感慨地说。

浙江是水产品加工大省,尤其是鱿鱼加工业年处理量在20万吨以上。下企业调研时,方旭波团队发现,占原料30%~40%的鱿鱼皮、碎肉、软骨、内脏等副产物多用作鱼粉原料,甚至部分丢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通过日复一日的不断钻研,他们逐渐开发出鱿鱼蒸煮保水剂、冻干保护剂和膨化加工技术,研制了系列鱿鱼冷冻调理食品和即食产品,开发了改性鱿鱼膏、鱿鱼风味料等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了鱿鱼产业链,实现了“零浪费、全利用”。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企业推广应用并形成产业化,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事实上,这并不是浙海大第一次获得全国科技大奖。据统计,该校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的,有10多项。就在一年前,该校牵头完成的“金枪鱼质量保真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就捧回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奖杯,是去年全国海洋渔业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浓郁的科研氛围以及各项激励举措,让我们能够安心于教学及科研。”方旭波告诉记者,之前他在水产行业从业了10余年,最终选择到浙海大任教。他的妻子、科研团队的另一位主要负责人陈小娥,多年来一直扎根学校搞科研。

浙海大校长严小军介绍,近年来,该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早在2013年,该校就全面启动了教授、博士“4个1”服务工程,即1名教授、博士联系1家企业,争取1项省市县区级科技研发课题,开发1个新产品。并在企业建立“教授博士服务工作站”,加大与县区的合作,深化科技结对帮扶工作。

方旭波就是首批入选教师之一。短短两年时间,这些教师和科技人员就取得了科技合作项目21项、申请专利26项、培训企业员工87人,进一步密切了校地合作关系。与此同时,该校还陆续设立了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水产品头足类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临港石油天然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为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浙海大科研团队在长达10多年的科研过程中,共申请专利24项,发表论文25篇,相关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间,不少本科生、研究生也参与其中,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在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郑羽丽、张华丹等凭借作品《鱿鱼皮胶原多肽抗氧化活性研究》获得一等奖,创造了该校大学生首次参赛就获佳绩的纪录。

严小军说,21世纪是海洋世纪,学校正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部署,紧密结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自由贸易港区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发展需要,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海洋大学。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