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聚焦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8年1月22日 星期

他山之石


周学东(绍兴市柯桥区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智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打造一支不同部门、不同对象、多层次的协同的专业化团队。为此,柯桥区采用自上而下的推进机制,积极组建懂技术、懂教育的信息化领导队伍,设立“一中心,三队伍”,协同配合以实现智慧教育健康发展。

“一中心”即柯桥区校校都成立教育技术中心,设主任1人,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建设、管理、培训及应用。“三队伍”即教育技术应用教研组、教育技术应用研究者联盟和“教学助手”应用共同体。每校成立教育技术应用教研组,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推动学校管理层与教师之间的协同。教育技术应用研究者联盟每校由5~8人组成,采取平时自主研修、学期定期研讨、年终提交课例三结合的策略,推动了教师发展中心与教师之间的协同。联盟以“教学助手”平台为纽带,把相关学校联合起来,推动教师发展中心与学校之间的协同。

各校还把“一中心,三队伍”与“学科教研组”“名师工作室”相结合,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与学科领衔教师的优势,推进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协作研究。同时,柯桥区还建立了一系列智慧教育创新激励机制,分3年时间完成对全区教师的应用能力考核;每年评比“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学校”“教育技术应用优秀教研组”“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学校”等,以机制驱动应用,确保教师积极应用技术优化教学,转变教学方式。

厉先光(东阳市电教馆馆长):

2012年以来,东阳以首批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为契机,以学习网络空间应用为突破点,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着力推进教育发展依然不够均衡、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亟待进一步满足、如何让3万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等优质教育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开启智慧教育新时代。

自2013年起,东阳分步分层完成了592名校长、1143名骨干教师、396名技术人员、215名教科研骨干、9000余名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师生们逐渐有了空间的概念,认识到教育云的便捷性、有效性,变规定应用为主动应用,并逐渐形成项目学习个性化、自主学习分层化、网络课堂常态化、网络备课全员化、教学评价精准化等多种应用模式。

随着国家教育云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的高效应用,学校、师生和家长已经不满足于平台的基础应用,初现融合创新亮点,逐步实现与平安校园、课程改革、办学特色、科研活动、家庭教育等的融合。

通过5年的努力,东阳当初面临的三大难题逐步得到解决。在国家和省教育质量综合监测中,东阳市连续3年居全省前列。近年来,东阳教育信息化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大大推进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谢正勇(瑞安市电化教育与教育装备中心主任助理):

近年来,瑞安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个性化学习”为总体目标,开展了区域推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是实施智慧课堂组织保障工程。把2014年定为“瑞安智慧教育年”,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智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符合瑞安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智慧教育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组织成立智慧教育联盟,让联盟学校试点先行,辐射全市中小学校,共同探索智慧课堂。

二是实施智慧课堂环境提升工程。从2015年开始,着力打造智慧教室,基于智慧教室推进智慧课堂教学。2016年,瑞安市被列为省移动学习终端教学项目试点县,探索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教与学模式创新。2017年,以推进智慧教室的常规化应用为宗旨,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初步形成“4+4”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三是实施智慧课堂应用融合工程。多措并举,通过成立智慧教育学科教研组、教学研讨、随堂课指导、教学评比等活动,精准解决智慧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整体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

四是实施智慧课堂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学科教师慕课培训等,更新了教师的理念,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

截至目前,瑞安共建成162个智慧教室,惠及全市三分之一的学校。今年,将尝试利用BYOD模式建设智慧教室,让更多的师生加入智慧课堂教学。


上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