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年1月22日 星期

“接地气”方能“出真知”


□本报记者 陈蓓燕

通讯员 石丛珊

“学校多年来为科研工作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大力支持,再加上合作企业负责人、师生等一大批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今天的成果。”谈及获奖缘由,浙江理工大学教授郭玉海如是说。

此前,由他领衔的团队与浙江格尔泰斯环保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发的“工业排放烟气用聚四氟乙烯基过滤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项发明大大提高了工业排放烟气的过滤精度和强度,对提高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科技支撑能力、满足环保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而这种校企、校地之间亲密无间的合作算是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积极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密码。就在记者前去采访的当天,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潘骏刚刚风尘仆仆地从外地赶回来。

在上虞,浙理工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学科与科研团队力量,针对特色产业,筹建了风机与气动装备研究所、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所、纺织化学与日用化学研究所、现代染整技术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为地方特色经济“问诊送药”。“染色残液怎样回收利用一直困扰我们,有了高校教授助阵,我们心里就有底了。”浙江俏尔婷婷服饰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研究院自2016年8月成立以来,探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潘骏告诉记者,比如研究院规定科研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经济效益等收益按项目组80%、研究院20%的比例分配,并给予教师教学基础工作量减免等方面的充分保障,让他们能放心投入科研。另外,学校也改革了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设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教授,明确以成果转化业绩及其到账经费作为晋升条件,为以从事产学研合作和促进成果转化为主的教师提供上升通道。

事实上,早在2008年,浙理工就成立了科技服务中心。这一中心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做好产学研合作服务。如今,除上虞外,该校还在我省建立了16个技术转移中心。浙理工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琪说,高校把研究机构放在地方,可以与地方产业需求吻合,跟企业精准对接。

在一系列鼓励科研的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浙理工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4000多项,获含我国纺织领域首个技术发明奖等在内的7个国家技术发明奖,有效发明专利1200余项,与10余个地方政府、2500余家企业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为地方和企业解决了一大批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此外,该校还积极参与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青年科学家”派遣数居省属高校第一,选派教师200余人次担任企业科技指导员、特派员开展一对一科技服务,有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不匹配的“两张皮”现象。

最近,浙理工又开始把专业研究生从实验室“赶到”基层一线,并从合作企业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研究生的企业导师,同时加强了与企业生产实践相关课程的要求。在新昌技术创新研究院待了两个多月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二年级研究生舒展祥感觉收获颇丰。他说,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动手改进机器、撰写产品说明书,对专业学习促进极大。

浙理工副校长陈文华表示,学校不仅仅只有学术标签,更重要的是做好科研,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这也是为了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指示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