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

创业可算学分,释放了什么信号?


□徐玉成

开学初,省内多所高校在校创业学生凭借自身创业业绩,直接申请相关课程学分。据悉,这是我省高校贯彻落实教育部今年2月份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中提出的“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等活动的成果,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的一个积极尝试。创业业绩折算学分,释放了什么信号?

首先,这是尊重大学生创业,让学业与创业不再是单选题。当前对“在校大学生是否适宜创业”颇具争议,很多人认为在校大学生应以专业学习为主。而在当前教育制度下,读书与创业经常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事实上,随着时代发展,读书的含义和方式已发生变化,学习知识不一定要在课堂内、在教室里才能进行。创业是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实战”,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实习实训,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

其次,这也是肯定大学生创业行为,让其获得合法地位。虽然创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在现实中,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创业却是“叶公好龙”。目前很多高校的管理制度不是点燃,而是在压制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有时甚至成为创业的绊脚石。不参与创业实践,不可能让学生获得创业能力;没有创业实战,不可能有学生创业的成功;要实施真正的创业教育,就必须鼓励大学生从事非“模拟”而是实战的创业实践。在“创业业绩折算学分”下,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得以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必定能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再次,这也有助于改变创业教育评价模式。当前,很多人普遍认为需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但我们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主要采用理论考核,通过修满课程学分、理论考试成绩等来予以体现,“创业业绩折算学分”尝试认可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获得的创业业绩。在对创业业绩进行界定时,应将学生在创业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如营业额、个人收入等)和社会效益(解决多少人就业等)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只有通过“真实”创业实践,才能产生“看得见”的创业业绩。

虽然,“创业业绩折算学分”让人备受鼓舞,也让很多大学生看到了曙光,但具体实施却任重而道远。譬如专业课程如何实施、专业教育如何与创业教育融合、创业业绩如何界定等,都没有现成模式可借鉴。为此,各高校需继续努力,继续加大探索力度,让“创业业绩折算学分”发挥更大的导向作用,培养更多创业人才。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