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研修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9月1日 星期

比假课文更离谱的还有三类课文


□朱华贤

近段时间,新闻媒体围绕着语文教材中的《爱迪生救妈妈》和《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几篇课文引起了热烈的争议。有一种观点非常鲜明,认为这些都是假课文,必须移出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日前发表声明,表示明年人教版将更换新版教材,不再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

课文的影响之大、之广、之久,是一般文本无法比拟的。课文中的形象、情节和观念,往往会让学生铭记一辈子。因此,选择什么内容作为课文,需要有极其认真和科学的态度。笔者以为,其实,比假课文更离谱的还有三类课文,也必须同时移出教材。

一是背离时代共识的课文。

教材应该有相当的稳定性,才能有利于教学的实施,这个特性又使得教材很难与时代同步。虽说情有可原,但是与时俱进也应该是教材编写应当努力争取的基本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夜莺的歌声》讲的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男孩“夜莺”用歌声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鬼子的故事,表现了苏联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没说明“夜莺”的年龄,只知道他是一个孩子——“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耷拉着两条腿”,德国人也叫他“小孩子”。

在那个时代,为了反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战争,苏联人民奋起保卫祖国,作为少年儿童也积极参与这无可非议。但在《联合国禁止儿童参加战争公约》(2002年)正式生效后的21世纪,还有必要歌颂和宣扬儿童直接参加战争的事迹吗?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必须与国际规范接轨。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自然应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那么明显违背国际共识的课文,也应在取缔之列。

本单元中还有一篇《小英雄雨来》,讲的是12岁的中国孩子雨来参加抗日的故事,主要内容与《夜莺的歌声》非常接近,同样也不适合保留。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则没有这类问题,大可以让这个中国孩子呼唤:“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二是临时编写凑数的课文。

课文能不能编?我以为,为了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在低中段,教材可以由编辑适当编写。但编写课文不能随心所欲。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有一篇《燕子专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事件,里面有地点(瑞士)、有组织(瑞士政府)、有人物(小姑娘贝蒂),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紧随其后,这篇课文纯粹是编辑们杜撰出来的,证据有二:一是没有注明作者;二是课文里面写的村庄没有具体地址和名称,人物没有姓名。

问题不在于编造,而在于胡乱地编造,编得没有一点儿道理。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人们的乱砍滥伐最后被洪水彻底淹没的故事。没有事件的基本要素,连情节也写得非常粗略,几乎不能说是故事。更为糟糕的是,课文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文中有这么一段: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提出疑问:“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哪一个山脚下的小村庄不会被淹没?就是他们从不乱砍滥伐,恐怕也要荡然无存的。

我们在作文课上经常告诫学生,写作文要尽量真实可信,可学生读的课文却荒唐可笑。

就算这是一个五六年级学生写的作文,大多数教师也不会判定为优秀之作,为什么会出现在教材里呢?很有可能是编者主题先行,然后编织故事,企图以此对学生进行说教。但在编写时,没有深思熟虑、反复推敲。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承载着落实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使命。人文性的落实有赖于内容的真实性和形象的生动性,不是靠赤裸裸地说教和直通通地灌输。不要以为小学生年幼无知,其实他们心里明白得很。既不是现实生活的直接记录和反映,又不如童话故事那样的富于想象,充满幻想,给人真不像真、假不像假的感觉。这样的课文最没有说服力,也最让教育者尴尬。

三是严重失真的课文。

选入教材的记叙性课文,不管是虚构的文学作品还是纪实散文或新闻作品,都应该具有典型性,可以高于生活,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鲜明,以更大程度地感染人。当然,文学作品的典型性和纪实作品的典型性有着不同的含义。不管如何,典型都不是无端夸大,不是任意拔高,不能失真。典型也应该尊重客观事实,符合生活真实和人的共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一面五星红旗》就是严重失真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我”在国外的漂流中不幸落入激流,受伤迷路。第三天才找到一个小镇,当“我”向面包店老板说明自己的处境时,老板提出要“我”身上的一面五星红旗交换他的面包。“我”不肯,可离开面包店后,因饥饿摔倒在地。面包店老板见后,把“我”送到医院,支付了医药费。

课文想告诉学生:五星红旗代表着祖国的尊严,它比人的生命更宝贵。宁可饿死,也绝不能用它来交换。

课文中的“我”,看上去是颇为崇高的,我觉得,教育学生珍惜五星红旗,这自然没错,可在这样的情境里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就大大离谱了。

五星红旗在不同的场合其意义是不同的,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场合,在庄重的礼仪场合和特殊的节日里,它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国旗是布做的,肯定要变旧、变脏、变破。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说只要弄丢、弄脏、弄破了国旗就是不爱国。否则就是把国旗的政治意义与物质意义混为一谈了。

课文所说的这件事是真实的吗?很值得怀疑。即使是生活中的真事,也是极端的个例,不值得仿效和提倡,因为它还违背了最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在任何情况下,人的生命应该得到最高规格的尊重。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同样存在过分渲染和无端夸大的问题。这篇课文写的是台湾青年为患白血病的杭州青年小钱抽取骨髓的事,这件事肯定是真的;抽取骨髓的那几天,台湾发生地震,这也是事实。

但按照常理,不可能在这样两种情况下抽取骨髓:一是台湾青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亲和兄弟姐妹是否在地震中安然无恙;二是抽取骨髓时所在的医院随时都有可能在余震中倒塌。

救白血病病人是一种救,救父母、救兄弟姐妹同样是一种救,而且救白血病病人之急,与救地震中受伤者之急,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白血病病人需要骨髓,迟一两天不一定有危险;而地震中受害者之急,只能用秒、分、时来计算,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如果对只能用秒、分、时来计算的自己亲人的生命都不急,反而急白血病病人的生命,这是正常人的所为吗?同样,医生也不可能在医院随时都有可能在余震中倒塌的危险中抽取骨髓。然而,课文恰恰在这两方面进行了极度渲染和夸大。作者和编者总想把好人好事说得绝对的好,好得让人崇敬有加。但分寸就是艺术。课文一旦假、大、空,不仅没有说服力,更会让人厌恶。

课文关涉亿万学生,影响的是整整一代人,选择什么,怎么删改,必须慎之又慎。


上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