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8月25日 星期

以《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为例来看课堂中争议的运用


□缙云县七里小学 陈伟洪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育教学是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之间的影响过程,教师一刻也不能忽视个性问题。”课堂中的争议正是学生个性的展现,是学生积极思考时闪烁的火花,更是课堂中的宝贵资源。面对争议,作为教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置之不理或一带而过,应该坦然以待,及时抓住争议,巧妙地运用教育智慧,让争议在课堂上亮出精彩。

鼓励争议,激活思维

课堂上,不能只有“独奏曲”,更应该有“交响乐”。为此,教师要特别关注课堂上发出的不同声音,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而事实上,有些学生即便心存疑问,也不敢提出来,怕自己的见解不正确或太幼稚,怕被教师和同学笑话。所以,大多数学生只是充当听众的角色,导致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在“表演”。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这句话真实地道出了教学的真谛。师生间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达到统一,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思维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教师不要拘于统一的标准答案,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课堂上经常性地问一问:“谁有不同的方法吗?”“谁有不同的意见?”“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对吗?”以启发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课堂多发生争议,培养学生乐于钻研的探究精神。

捕捉争议,激发兴趣

面对充满个性的学生,加上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争议。当出现争议时,教师千万不能置之不理,而必须敏锐地抓住它,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对提出争议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课堂也会因争议而更加生动活泼、充满乐趣。

比如教学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商不变的规律》一课时,在巩固练习环节,我给学生安排了一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

练习:在○里填入>、<或=。

400÷80○4000÷8000 132÷51○320÷10

240÷20○24000÷200 324÷12○324÷24

100÷16○1000÷16 3600÷500○36÷5

在反馈时,学生对3600÷500○36÷5的结果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下面是课堂上的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

生1:我认为3600÷500=36÷5

师:能说说你的解题理由吗?

生1: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所以应该填“=”。

师: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

生:同意。

生2:老师,我不同意,应该是大于。

师:能说说你的解题理由吗?

生2:因为3600÷500=7……100,而36÷5=7……1,7与7相等,100要比1大,所以应该是大于。

师:大家认为这位同学的理由正确吗?

生:正确。

师:你们认为两种结果都有正确的理由,那这道题是不是有两种答案呢?

生:不可能。

师:分小组讨论,你们认为哪种结果是正确的?最好要说出你的理由。

因为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而出现了争议,正是这种争议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当课堂出现争议时,教师不是权威地宣布标准答案,而是及时利用这个争议,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

解决争议,提高实效

教师要正视争议在教学中的价值,引领学生去欣赏争议,把解决争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比较、思辨,弄清错误的原因,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比如前面出现的课堂争议,两种答案似乎都各有道理。生1是运用了商不变的规律,认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所以答案是“等于”。生2是用两边计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认为是“大于”,也似乎合情合理。

但是,生2答案的关键问题在于对余数的理解有误,有余数的除法离开了具体算式是无法比较结果的。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基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具体的算式来引导学生理解余数:左边的算式可以把余数100看作一份,则除数500就是5份,余数占除数的1/5;右边的算式把余数1看作一份,则除数5就是5份,余数也是占除数的1/5。

余数100和1都是各自占算式中除数的1/5,所以是相等的。理解有余数除法最佳的做法是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

算式3600÷500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桌子500元一张,3600元可以买几张桌子?还剩多少元?这种生活问题学生能正确解答,3600÷500=7(张)……100(元)。

算式36÷5也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桌子5张一百元一张,36张一百元可以买几张桌子?还剩下几张一百元?学生解答:36÷5=7(张)……1(张一百元)

在学生正确解答以上两个生活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3600元和36张一百元是相等的,每张桌子500元和每张桌子5张一百元都表示同一个意思。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能知道100元和1张一百元是相等的,所以3600÷500与36÷5是相等的。

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解决了问题,解决了课堂上的争议。在此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扎实了数学基础。

善待争议,亮出精彩

当课堂上出现争议,教师不能急于下结论,要从容处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细心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见解得到教师和同学的重视。

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中,如果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只是轻描淡写地对待课堂争议,或许也能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但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之间就不会产生精彩的思维碰撞。

只有发生争议的课堂,才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师善待争议的举动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儿童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儿童的想象更是丰富多彩的。争议让学生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争议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争议让课堂更具生命活力。教师要去倾听学生的争议,与他们一起探索,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展现,享受思维活动带来的乐趣。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