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教经纬
本版新闻列表
 
2017年8月25日 星期

全省高校书记校(院)长暑期读书会发言摘录


编者按:如何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开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8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全省高校书记校(院)长暑期读书会上,省内8所高校的书记、校(院)长就贯彻会议精神的相关举措、体会等作了发言和交流。本报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以育人为本 全面贯彻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郑 强

浙江大学党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坚持“四个服务”发展方向,探索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全国影响的浙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第一,注重改革创新,健全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一是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二是制定《本科生第二、三、四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推进“四个课堂”衔接融汇。三是制定、修订学生学籍管理、评奖评优等管理办法,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审核把关。四是探索完善适应国际化办学需要的思政工作体系。

第二,强化思想引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一是发布《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督促各院级党组织开展学习。二是建设浙江大学延安干部学院等红色教育基地,深入实施“育人强师”“先锋学子”全员培训计划,举办针对党派骨干和归国留学人员的社会主义学院专题培训班。三是深化思政理论课改革,完善教材体系,举办集体备课会,实施思政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

第三,整合学科优势,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纳入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并探索在该一级学科下设党的建设二级学科。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深化对中国道路和浙江经验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研究。三是加强教材管理,对教材选用实行院系与职能部门双向把关机制;成立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改革推进工作小组,加强意识形态把关;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的统一使用;设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出版和“马工程”教材专项课题研究。

第四,加强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一是制定《浙江大学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及落实《实施细则》的责任清单,校党委与各院级党组织、职能部门(单位)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二是加强各类阵地的规范管理。三是成立网络信息办公室,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的统筹管理,推动各类正面宣传力量向网上聚集,占领网络舆论主导权。

第五,抓牢师德师风,深化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一是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在新成立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师德建设工作委员会的部署下,制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修订《浙江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施办法》,将教师参与思政工作纳入考核。二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队伍职称评聘办法,新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授职务晋升通道,并单列名额,激励专职辅导员承担思政理论课教学任务;制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人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合理流动的实施办法》,鼓励通过兼聘、转岗等形式进一步建立双向流动机制。

践行“三美”理想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钱晓芳

中国美术学院围绕立德树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文艺方向,强化“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落实“四个服务”,提出和践行“三美”理想,注重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育人“国美模式”。

一、突出学科特色,以“校园美境”构筑“大学望境”

依托视觉文化学科优势和育人特色,主张和践行“空间建造与精神塑造共构”的“大学望境”育人理念,在校址选择、校园建造上积极营建“人文山水 精神家园”。同时注重建设“美境传播”的网上家园: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启动“数字国美”战略,形成具有美院特色的互联网站群和全媒体艺术社区,打造网络思政教育矩阵,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二、突出思想引领,以“校园美育”涵育核心价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等会上的讲话精神,着力构建以艺术创造为内核、社会美育为担当的视觉艺术东方学体系,连续三年举办以“人民之心,中国之魂”为主题的学习报告会、研讨会和主题展览。

精心培育“红心”和“文心”。积极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通的全课程育人格局,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同向同行。同时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教育与创作方法,将“下乡采风”教学实践与主题教育相融合,引领师生深入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和生产生活第一线。

三、突出人文观照,以“校园美心”厚植文化自信

聚焦主题创作、描绘时代主题,在国家重大创作工程中发挥突出作用,入选作品数量和质量双居全国前列。

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创新与艺术教育的双重职责,扎根中国传统大地,坚持中国文化传统的时代转化与提升,弘扬中华美学和中国精神。

将实践育人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十余年坚持实施“千村千生服务基层计划”,深度参与“美丽浙江、文化浙江”建设。选派优秀教师及学生骨干赴云南、贵州等地进行文化援建与支教服务。

坚持价值引导 强化立德树人

加强中外合作大学党建工作

□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书记 华长慧

宁波诺丁汉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我们认为,中外合作大学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坚持价值引导,强化立德树人。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明确了三个价值引导的基本立场。第一,坚守中国立场。第二,确立中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历史认同感。第三,传承中国文化。学生在全面理解并理性吸收他者文化的同时,必须传承、弘扬本国文化。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中国人”是学校实施价值引导的基本要求。为此,我校坚持三种主要做法:

一是选准起点,遵循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寻找中西方高校育人的切合点,引导学生从学会做人起步,做好学生、好公民。二是张扬主体,激励学生自主、自律,提高自我。我校创新了海外党建模式,实现培养同步,面向“2+2”专业的学生,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立海外党小组。我校还编印《海外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办法》,实现国内海外标准一致,培养同步。三是中西互补:引导学生学会共处,学会辨析,学会选择。一方面,充分发挥英方导师制的作用及英方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党委健全党团组织架构,加强组织引导和协调,不断创新育人工作的理念、内容和方法。

为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我校确立了三条主要路径。一是坚守意识形态底线,把牢办学正确方向。二是创新思政课程,致力多途径全面育人。确立了中国文化课“一门课程,两本教材,三条路径”的基本框架。三是培育立德树人体验载体,促进学生承担社会责任。截至2016年年底,我校共有100多个学生组织及社团、30多个志愿者活动平台,3000多名学生参与到各项志愿者活动中。同时,我校每年送出500多名学生参与到各项国际志愿者活动及实践活动中。

大力加强文明校园创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张慧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将文明校园创建与立德树人工作紧密结合,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核心,重机制、重素养、重师德,改善教书育人环境,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一、健全育人工作机制,夯实文明校园创建基础

一是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学生思想成长第二课堂学分和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推进思政教育从专人向全员转化,形成育人合力。二是构建“五级”育人阵地,促进育人平台全覆盖。三是创新教职工考评机制,实施育人量化管理,要求每位教职工都必须承担育人工作,并将“育人分”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并与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挂钩。

二、充分发挥文化育人载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是加强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凝练大学文化、企业文化和区域文化相融的精神内核,通过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融入其中。二是传承发扬非遗文化,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三是努力提升地方文化,充分发挥高校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教风提升育人水平

一是以制度规范师德。构建并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动监督机制,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考核纳入各类考核评价中,并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作出考核要求。二是以示范引导师德。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设“宁职人师”等新媒体宣传栏目,宣传师德榜样。三是以学习实践提升师德。将师德教育放在教师培养首位,建立青年教师多维培养机制,着力选拔培养“双影响力”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和专业发展能力,构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团队。

党建引领谋发展

思政合力育人才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王振洪

近年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党建引领谋发展、聚力思政育人才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我校始终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关键,党建强,发展就强”的理念。学校党建以“实”字为基,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创业、创意、国际教育三大办学特色,把好前行“方向盘”,唱响发展“好声音”。一是注重学习,统一思想。及时传达、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等重要会议精神及决策部署,增强全校师生“四个意识”及“四个自信”,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二是压实责任,落地生根。通过“下抓三级”落细压实党建工作责任链条,梳理问题清单,促进党建工作任务细化、责任硬化。三是创新载体,凝心聚力。巧借互联网打造指尖上的党建,架起线上线下互动桥梁。四是强化制度,从严管理,开展“制度建设回头看”工程,实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痕迹管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责任体系。

我校始终坚持“抓思政就是抓育人,思政强,育人就强”的理念。一是重协同,让工作格局“活”起来,在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学校党委开展专题调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确立了师德师风、课程思政等八大建设工程,形成思政工作合力。二是重实效,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将情景剧、微电影、主流价值观影视剧等引入课堂。三是重品牌,让文化校园“活”起来。打造“创”系列校园文化品牌,探索“文化品牌+思政教育”的新模式和载体。

我校将驰而不息地抓好党建思政工作,以“铁”的标尺、“闯”的干劲、“跑”的速度确保学校优质发展,为全省实现“两个高水平”的总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加强教师思政工作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浙江工业大学校长 李小年

浙江工业大学坚持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坚持政治引领,把牢师资队伍的建设方向

一是强化党建龙头地位。全面推行二级党委和党支部书记年度党建工作述职制度,推动教师党员落实党建责任。实施党员领航工程,推行党员业绩排行榜、先锋指数和支部堡垒指数。二是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构建校园意识形态领域动向分析研判制度和意识形态事件的防控和处理机制。制定《浙江工业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实施意见》,通过教育引导、制度激励等手段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育人的具体实践。三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统筹协调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宗教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等机构的领导作用,定期研究部署全校思想政治工作;统筹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导师、班主任队伍建设,推行研究生导师思政工作,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二、坚持教师为本,增强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

一是紧扣成长需求。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实施“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和年轻干部培养“百人计划”,推进“双强型”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强化师德师风。精心设计教师入职教育,将师德师风教育纳入上岗培训内容,上好新教师入职“第一课”;全面实施“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导师制,用“传帮带”的方式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三是突出育人使命。设立“浙江工业大学教书育人贡献奖”,设立“优课优酬”制度,连续8年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评选活动,引导教师立足岗位作贡献。

发挥专业课育人功能

提升学生执业素养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 吕 帆

温州医科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始终将敬畏与关爱生命作为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从课程设计、师德建设、传递价值等方面不断探索和践行,形成了富有医学教育特色的职业品质教育。

一、“授业时要传道”,成为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中的共识

学校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全面梳理专业课程蕴含的育人内涵,有设计地在专业课中融入育人主题,将具有医学特质的生命教育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并从医者职业特征出发,在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一是敬生命,从基础课开始,医学专业课上出“思政味”。二是打造“课程有灵魂,训练要走心”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近两年,学校陆续完善了26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50余门课程,挖掘每个专业每门课程蕴含的丰富育人素材。

二、立德先立师,身教并言传

一是用故事讲述名师、传承师德。学校重视师德育人精神的传承,为老一辈中最具代表的名医名师塑立了雕像,推动医大精神代代相传。二是树立专业“明星”,圈粉学生。近年来,学校狠抓人才建设,吸引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科学素养的科学家和医学家加入教师行列,通过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激发学生对专业和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进而激发学习动力。

三、传递核心价值,润物亦需有声

我校通过社会实践强化和升华医学生职业素养。近几年,学校从专业出发,以盲和低视力、唇腭裂等人群为主体,在国内外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比如,眼视光学专业的慈善公益项目已坚持10多年,该专业中一半以上的在校生都主动参与过“明眸工程”或“高原光明行”医疗服务队,到过贫瘠的农村或4千米左右的高原。学生在参与各种志愿活动中培养了社会责任感,确立了大医大爱的价值追求。

以试点工作为契机

加强二级学院党组织建设

□嘉兴学院党委书记 黄文秀

嘉兴学院党委结合被省委教育工委定为二级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试点单位等契机,进一步加强二级学院党组织建设,切实解决学校党建工作层层递减与弱化问题。

一、坚持目标导向,精心实施试点方案

一是做好分析研判,确定试点学院,制订试点方案。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明确党政职责。试点学院修订了二级学院党委工作规则、党委会议事规则等规则,从制度上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成立二级学院纪委,进一步规范教职工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等制度,修订完善教学科研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规章制度,理清学院各种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三是规范运行机制,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二级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各方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工作指导,及时解决问题。

二、坚持效果导向,充分发挥试点作用

一是进一步落实二级学院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建立二级学院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和问题清单,完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等制度。二是进一步推进二级学院“五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二级学院党委中心组联学制度。充分利用党的诞生地的教育资源,加强红船先锋教育平台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二级学院党支部工作,基层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开展“党建+人才培养”等活动。四是进一步强化二级学院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试点学院先行实施党委配备专职党务秘书、党支部书记兼任系(部)主要负责人等制度,并逐渐推广。

三、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试点工作

着力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干部配备问题、制度建设问题,建立健全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制度。同时还要解决好党政关系问题,实施好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书记与院长明确各自角色与职责,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制度,在重大事项决策之前进行充分酝酿,充分沟通。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