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情暖塔里木
浙江对口援疆20周年
1997年2月,浙江省首批援疆干部奔赴万里之遥的新疆。从那时起,浙江先后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阿拉尔市。
浙江支援和田期间,浙江中学、嘉兴幼儿园、安吉中学等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和田人的生活中“浙江元素”越来越多。
一位位来自浙江的辛勤园丁倾情援疆,让浙江的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南疆。
7月3日,阿克苏教育学院里,61名学员身披“优秀学员”大红绶带,与4个月来朝夕相处的浙江援疆教师合影留念。这是首批浙江省对口援助阿克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班顺利结业时的一幕。这天共有392名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完成培训。据了解,这一提升工程计划将持续到2020年,共培训2000名双语教师。
作者:沈 吟 甘居鹏 孙保胜
光明网2017年7月12日
浙江省用“互联网+”
推动教育变革
初夏时节,杭州市江干区三里亭幼儿园内童声鼎沸,老师正通过网络用具有互动感的多媒体课件给孩子们上课。“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能让他们快乐而高效地学习。”三里亭幼儿园园长方文艳说。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自2015年初试点至今,该省已有40余万名教师参加培训。浙江是全国首个将提升工程从中小学教师扩展到幼儿园教师的省份,走出了一条分层分类、公开公平、顺应“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特色道路。
同时,“提升工程”也促进了教师成长。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丁天乐认为:“学生的成长得益于教师给学生连接的资源,教师的视野影响了学生的视野。”“提升工程”的“浙江模式”使教师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成为常态,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更为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更为广泛。
作者:华 挺 严红枫
《光明日报》2017年7月8日第8版
开化县
筑牢学生防溺水安全防线
“砸碗花湿地大坝有学生准备下河游泳,请大淤村巡查员立即前往劝阻。”近日,开化县马金镇综合治理应急副总指挥程希根据视频监控信息,用对讲机发出指令。视频监控显示,大淤村河道网格巡查员余利民马上骑着电动车赶到了指定地点,并成功对放学后想下河游泳的学生实施了劝阻。
开化县教育局局长吴照生说:“一旦有学生到非指定区域游泳,我们的监控系统就能及时发现,8分钟之内巡查人员即可到达现场进行劝阻。”
开化县将学生的防溺水工作纳入县、镇、村已建成的社会平安综合治理平台。原先在河道上设置的用于监控保护河流水质和渔业资源的摄像头,增加了在线监控学生下河游泳的任务,对重点河段、重点水域补装摄像头260余个。每村河长、巡查员增加了相应的防溺水巡查劝阻职能,防溺水工作也被政府纳入对乡镇社会平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
作者:谌 涛
《中国教育报》2017年7月7日第3版
南京:下乡创业可获
全额学费补助
去乡村办个民宿,开个农家乐?南京市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返乡下乡人员依托自有和闲置农房院落发展农家乐,大学毕业生下乡创业有望全额补助学费,最高还可享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为了鼓励和支持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南京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对于大学生而言,返乡下乡创业还将享受学费补助。南京市政府要求,实施引进青年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学费补助政策,返乡下乡从事农业创业或就业连续满3年且毕业时间不超过5年的青年大学生,对在校期间(大专、本科或研究生)任一学习阶段学费进行全额补助。
作者:仇惠栋
《扬子晚报》2017年7月11日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