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研修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6月9日 星期

课题研究并非高不可攀


课题研究并非高不可攀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陆青春

从教20多年,我从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成长为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宁波市学科骨干、江北区名师,可以说,课题研究是伴我成长的加速器和催化剂。我的研究历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启蒙阶段—学习阶段—磨炼阶段—成熟阶段。回顾多年来的课题研究经历,我用这样几个关键词来概括:迷茫、勤学、多问、实践、反思、总结。

启蒙阶段

——第一次知道有“课题研究”这回事

2000年暑假,我从江西一所县城重点实验学校加盟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在我参加的学校第一次业务培训会上,有幸听到了宁波市教科所所长庄允吉的讲座,我第一次知道了“课题研究”这个词。

庄允吉所长向我们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兄弟学校的一些做法,我尝试着申报了我的第一个课题《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实践与研究》。不久,该课题被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立项。然而,我却不知道接下来要做哪些工作。值得庆幸的是,我碰到了我的课题研究启蒙老师——宋寿朝和梁启虞,他们是学校聘请的教研员,分别来自杭州和无锡。

以前,我总认为课题研究是专家教授做的事情,总是在仰视,觉得离我们很遥远。没想到,我一个门外汉在专家的指点和自身的学习、实践下,竟然顺利结了题。这使我消除了对课题研究的恐惧感,也使我认识到,我们基层教师做课题研究不是要创立什么重大的理论,而要立足课堂和学校的实际,对教学或是管理中的棘手问题进行思考、改进,并得出一些可供同行参考与借鉴的东西。

课题研究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人人都能做课题。

宋、梁两位老师的指导点亮了我课题研究路上的第一盏灯。他们多次给我们进行具体的指导,其中有两点我至今印象深刻:第一,课题研究要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第二,课题研究要克服“两头热中间凉”的现象。这两点,在我后来的课题研究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课题组成员摸索着前进,2003年该课题顺利结题,我们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大致过程,并对每个环节应该做些什么、注意什么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初次尝试的我就好比一个小孩子,完成了从爬到站的过程。

学习阶段

——在高人点拨下提升成长速度

2003年7月,恰逢中央教科所在我们学校试点现代学校制度改革。校长让我负责起草申报课题《细目表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如果说前一个课题让我了解了课题研究是怎么一回事,那么,这个课题则让我进一步明白了课题研究应该怎么做。

学校组织的每一次课题研究活动,包括开题论证、工作商讨、专家指导、资料收集等,我都全程参与,并且用心学习。2005年上半学期,课题研究进入结题阶段,课题组需要重新整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送交全国总课题组进行评审。

为了写好结题报告,我反复研究写作规范,全面回顾研究过程,请宋寿朝、梁启虞、庄允吉、沈莹等老师为我提供建议。最终,该课题在中央教科所总课题组课题成果评比和浙江省教研课题成果评比中均获得一等奖。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这次课题研究期间,我们请来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柯孔标、宁波市教科所所长庄允吉、宁波市语文教研员励汾水、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汪潮等专家来我校进行开题论证。

研究工作做实后,接下来的重要环节就是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要写好报告,主研人员的文字提炼、归纳能力非常重要。我在完稿后修改了七八遍,又向同行、专家请教,力求标题简明、内容突出、语言简练、内涵丰富。

磨炼阶段

——做没有人做过的研究才有价值

2010年,我调到了现在的学校——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虽说此前已经参与了两次课题研究,但当接到新任务时,我仍旧忐忑不安。因为这所学校当时已是宁波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平台之高,让我感觉自己底气不足。但作为学校教科研的负责人、课题研究骨干,我没有退路。

抛开一切顾虑,我全身心投入,拟定了《小学语文不同文体教学的策略与研究》这一课题。当时有关语文文体教学的研究远没有现在这么多,手头一点资料也没有。当我犹豫不决时,区教科室主任李百成说服了我:“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是不同的。正是因为别的学校没有系统的研究,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几年的研究下来,证明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该课题于2013年4月圆满结题,研究成果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我个人在各类期刊上发表了围绕此项课题的10余篇文章。

课题研究与日常的教学工作相比,需要我们有更多的付出。起初可能是出于兴趣或一时的激情,但到了研究末期,当兴趣变淡时,就需要责任意识去完成。

每学期初,要思考做些什么、怎么做,并拿出初步的方案交课题组讨论,然后按照修订后的方案进行合理分工。每个月,要召集课题组成员开一次交流会议,大家相互交流研究中的新发现、新感悟、新问题,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思路作出相应的调整。每学期末,要对本学期的研究情况认真地进行回顾、总结,一方面为下学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为最后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奠定基础。

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两到三年,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进行第一个课题研究时,由于我不知深浅,反而没有太大的压力,觉得只要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做法都写进去就大功告成了。随着我了解得越来越多,焦虑感就越来越强。因为在撰写结题报告时,除了要按一般格式完成几个板块内容外,还要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从而使成果具有推广与借鉴价值。

那段时间,我整天在煎熬中度过,时常在半夜醒来,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脑前,把一闪而过的想法敲击成一段段文字。

成熟阶段

——研究的课题要有一定的连续性

2011年,学校又申报了宁波市教研课题《情趣作文的实践研究》和宁波市规划课题《幸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情趣作文的实践研究》是一个涉及全区语文教学的重点课题,以校长罗树庚为核心,搭建了“罗树庚名师工作室—特色研究共同体—校本教研—个体研究”的立体研究网络。名师工作室每月围绕课题开展活动1次,特色研究共同体每学期活动不少于3次,校本教研每两周1次,教师个人研究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

同时,课题组还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个人专业成长考核制、特色共同体评估体系、个人成长标兵评选、校本教研展示制、骨干送教制等,以保证课题组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区教科室主任周胜敏多次来学校指点迷津,商讨研究方法。

《情趣作文的实践研究》结题后,被宁波市人民政府评为基础教育课题二等奖,课题组成员在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还多次在省、市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幸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获得宁波市教科所成果评比三等奖。

2015年,我主持的课题“以‘灵动作业’为媒介,融合语文与生活的行动研究”作为浙江省规划课题立项,参与的课题“‘头脑奥林匹克’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作为宁波市重点课题立项。目前,这两项课题的研究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不论是一所学校还是个人,课题研究不能像黑熊掰玉米,掰一个扔一个,研究的课题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前一个课题通过几年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后,后一个课题要以此为基础向更深、更广处推进。

课题研究者要善于学习。学习首先要熟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标准;其次,要多读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专业报刊等;再次,要纵读专业书,对本专业的背景了解越清晰,教学定位就越准确;最后,要广读人文书,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阅读进入这一层面,课题研究的若干问题往往就会迎刃而解。

对于教育科研,我也许压根就没有登堂入室,但我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课题研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结项,没有结束。


上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