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5月8日 星期

对口支援,山乡教育换新颜


编者按:教育是脱贫攻坚的五大举措之一,今年是实施《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如何找准需求,精准发力,让教育成为阻断代际贫困的重要手段,一直是我省教育的工作重点。本报今起推出《教育扶贫看浙江》栏目,敬请关注。

对口支援,山乡教育换新颜

□本报见习记者 张乐琼

“4年前,我校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寥寥无几,而一轮结对帮扶下来,去年上重点线的已经达到81人,上线率为4年前的20倍。”景宁中学副校长夏建明非常激动地说,这样的突破要感谢省里安排的教育对口支援。

在我省,像景宁中学一样的受援学校有上千所。受援学校大多位于山区和海岛,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实施教育对口支援是促进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记者了解到,单就第三轮帮扶,支援方就累计投入援助资金1.2亿元,援建校舍10.2万平方米,为受援地培训教师30683人,向受援地学校选派支教教师1372人,接收受援地挂职教师1607人,向受援地学校捐赠图书资料19.2万册、仪器设备5722台(套),资助贫困学生7362人。

为进一步缩小地区教育发展差距,去年我省启动了第四轮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省教育厅副厅长于永明说,由于既整合了新一轮教育对口支援和“山海协作工程”的结对关系,又整合了结对双方和各级教育、财政等部门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资源要素,所以教育帮扶力度越来越强,帮扶也越来越精准。

“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中心小学向我校捐赠了学生服装、学习用品、体育器材等,还结对了一批困难学生。”景宁县澄照乡中心学校校长夏晓伟说,学校畲族学生占56%,其中多为贫困生。该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支援方每年确定我县30名贫困学生,给予资金资助,同时帮助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考虑到薄弱学校办学硬件条件匮乏,支援方还会赠送图书资料以及幼儿园玩(教)具、计算机等教育教学设备。

据景宁县教育局统计,近5年来,该县获得受援资金700万元,新建校舍面积59208平方米,加固面积49624平方米,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16所,占全县学校总数的72.7%,强化名师结对培养40人,开展支教和挂职交流26人。像鄞州职教中心还和景宁职高组建了职业教育发展联合体,以企业订单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从去年开始,海盐县、绍兴市上虞区接棒鄞州区和宁海县,助力提升景宁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同时安排资金支援当地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提升、中职学校就业培训基地建设等。

得益于我省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不少地区、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能力不断提升,对于促进我省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据了解,29个受援县(市、区)全部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天台、松阳两个受援县还率先通过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省级评估。

在衢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延伸到了高等教育。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参与,组团对口帮扶衢州学院。浙工大副校长虞晓芬告诉记者,每轮帮扶前少不了严格的“诊断”和“把脉”,了解衢州学院需要什么,再根据各支援高校的办学经验和资源优势,落实各项帮扶工作。

4所支援高校分别在化工机械、师范教育、自动化、经济管理等相关领域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支援,促进衢州学院应用型办学能力的提升。比如,建立并不断完善第二校园学习、学科带头人流动指导、校际专家团队科研项目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等。“与上一轮比,这轮帮扶重心下移,突出了二级学院的对口支援。”衢州学院相关负责人说,学校各方面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非常需要相关高校的鼎力相助。

省教育厅计财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教育帮扶工作要更加精准,提高内涵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人员交往层面。另外,各地在兼顾基础教育的同时,要加大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帮扶,要在服务地方经济上做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